湖北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 规模逐渐壮大
在进博会、5G大会、绿色消博会等大型展会上,机器人总是大放异彩,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已悄然融入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湖北,作为科教、科研的重镇,拥有雄厚的机器人研发实力。关于湖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点,以及存在的短板和如何抓住下一代机器人发展机遇等问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推出了专题报道。
如今,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餐厅、医院、工厂等场景,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从简单的送餐、检查、搬运工作到复杂的特种作业,机器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们以高效、精准、安全的工作表现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预测,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445.7亿元,服务机器人302.6亿元,特种机器人90.7亿元。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
在湖北,武汉、孝感、襄阳等地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内,已有超过200家的机器人上下游配套企业及单位。其中,华中数控、奋进智能、武汉汉迪、中日龙(襄阳)、三江航天等骨干企业正引领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的“智商”也在不断提高。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一款名为“铁蛋”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展示了其高度的智能化水平。它不仅能轻松分析用户指令,完成各种复杂动作,还搭载了多个高精度环境感知系统,能向AI大脑实时传输信息,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
医疗服务领域的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疫情期间,湖北移动5G智能医护机器人在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应用,展示了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广阔应用前景。它们不仅减少了病区交叉感染,还提升了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在传统行业领域,用机器人取代重复性、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工作已成为一种趋势。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更能在某些危险环境下保障人身安全。在劲牌公司的枫林酒厂,酿酒工艺的革新令人瞩目。昔日经验丰富的酿酒老师傅,如今被上甑机器人取而代之。这机器人精准地在适当的温度和时机,迅速而均匀地将酒醅铺撒在酒甑里。瞧,它的工作效率,出酒率竟然比人工还要高出4.34%,这无疑是一场工艺的革命。
在华域汽车车身零件(武汉)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焊接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近400台工业机器人忙碌在18条自动刚性焊接生产线和9条高自动化柔性可切换焊接生产线上。焊接自动化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98%以上。
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冷轧厂,贴标工艺的革新同样引人注目。自动贴标机器人替代了人工,它们的贴标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100%。一台机器人就能顶替四名工人的工作,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的预测中,未来的机器人将朝着共融机器人的方向发展,它们将变得更加柔性化、灵巧化、网络化。这些机器人将为人机协作提供无限可能,让生产的柔性化程度大大提高,更加敏捷地响应消费端多样化的需求。
湖北,这个机器人产业的大省,正在积极研制各种形态的机器人,包括能跑会跳的柔性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交互、智慧医疗等先进技术,不少都有湖北企业的身影参与其中。
湖北的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统计显示,湖北现有超过200家的机器人上下游配套企业及单位。这些企业包括华中数控、奋进智能、武汉汉迪等骨干企业,涵盖了研发、制造、集成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击水表示,湖北的机器人产业结构完整,产业链配套齐全,产、学、研、用基础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产业分布来看,湖北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方面有着知名企业如华中数控、科峰传动等。在机器人本体制造环节,湖北集聚了具备研发生产各种类型机器人产品能力的企业。系统集成环节的企业则在机器人搬运、焊接、喷涂等多种应用上积累了技术和优势。
从区域布局来看,湖北以武汉为研发核心,襄阳、黄石、孝感等地为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武汉地区集中了研发实力最强的科研院所,襄阳地区则是机器人主机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孝感、黄石等地则涌现了许多机器人应用定制开发的民营企业。湖北正迎来未来产业的崭新布局,瞄准量子信息、下一代网络、精准医疗和脑科学与脑研究等前沿领域发力。省经信厅透露,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的融合应用也将成为探索方向,“十四五”期间,湖北将致力于研制自驱动、可变形、能跑会跳的柔性机器人。
行业巨头纷纷在汉设立产业基地,武汉已然成为机器人赛道上的重要一极。今年4月,联影集团宣布在武汉投资50亿元,推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和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先进医疗装备的研发生产,助力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建设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投入运营,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的佼佼者,不仅解决算力供给问题,还助力AI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优必选科技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总部也正式落户江汉区,计划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产业链和服务生态。联影集团负责人表示,武汉总部基地的建成对于提升公司实力和打造智能化、高级化、现代化的全医疗环节生态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显示,到2030年,湖北将打造重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新高地,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并培育50家以上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
丁汉表示,湖北拥有强大的科教和科研实力,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相关技术成果,有望孕育机器人高新技术企业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湖北正迎来一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新时代,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将在这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