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知识库将左右和决定机器人价值
人工智能与智能增强的交融:未来的江湖与挑战
在IT的江湖中,人工智能(AI)与智能增强(IA)两大派系一直备受关注。如同武侠小说中的门派纷争,这两者之间也经历了多次“此消彼长”。那么,未来的江湖格局又将如何演变?当深度学习被众多巨头视为生死存亡的关键技术时,下一个颠覆性的AI技术又将会是什么?让我们跟随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的视角,探索这一领域的未来走向。
宋继强表示,独立的人工智能,如AlphaGo在下棋时的表现,确实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从通用和全面的能力来看,AI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大规模应用,必须解决“感知-认知-行动”这一闭环中的认知难题。这一环节包含跨行业的知识建模,以及对心理学、物体、知识等的深度理解,是目前最难以突破的部分。
举一个语义理解的例子,一句话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文字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文的“太阳”和英文的“Sun”虽然对应同一物体,但如何理解整句话的意图,消除语义歧义,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往往不会把所有信息都说全,这需要计算机结合上下文和语境来准确理解。
在知识缺失或信息不完整的背景下,智能增强派上了用场。智能机器人通过语音、屏幕交互,以自然的方式呈现缺失的信息给用户,让用户参与解决。例如,机器人可以问用户:“你要哪种可乐?”或者“这个冰箱是否在某个厨房?”这样的交互方式让用户能够接受。通过AI+IA的结合,机器人的智慧成长之路可以加快。
宋继强认为,要想加速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必须让这两大派系融合。单纯的AI或者IA都无法完全解决人工智能面临的难题。我们需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通过与德国机器人专家的交流,宋继强更加坚信这一点。他认为,构造基于AI的自主机器需要跨越感知、认知和行动三大关键步骤,而这两者的结合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知识库:AI竞赛的新焦点
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算法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更是风头无两。尽管深度学习是目前解决AI问题的最佳手段,但未来的AI领域,必定会有更多高效的算法涌现。除了算法之外,还有一个领域同样至关重要,那就是知识库。这是人工智能的另一大挑战,也是未来的竞争关键点。
宋继强指出,知识库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复杂、最富挑战性的部分之一。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建立一个能够不断更新、适应变化的知识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麻省理工等学术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库,仅仅一个室内场景的知识库建立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更何况在现实世界中,环境多变,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知识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谷歌正在构建全球最大的知识库,这一信息可能还未引起广泛关注。该公司利用算法自动搜索,再通过机器学习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知识。目前,谷歌已经收集了16亿件事实,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一旦完成,这个知识库将有可能影响全球的智能设备,改变人机交互、现实增强技术,甚至影响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的方法和对未来的预测。
全球各大公司都在积极构建知识库,因为这是AI发展的必然趋势。宋继强认为,只有大公司才能承担这项任务,因为时间跨度长,需要巨大的资源和持续投入。而且,知识库与文化和地域紧密相关,需要本地化、中文化。对于中国来说,百度和腾讯等大公司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除了知识库,宋继强还强调了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性。在认知推理中,如何在有限的数据中推理得到有意义的结果是关键,其中很多都与自然语言处理有关。中国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有优势,我们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谈及AI的计算能力,从字符识别、语音识别到图像识别,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移动智能设备如无人车和服务机器人都要求续航时间长、功耗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软件优化外,硬件方面也需要寻找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来使用电力。CPU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但同时功耗也较高。如何平衡计算能力和功耗是AI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知识库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两大关键领域。只有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我们才能更放心地将更多任务交给机器人处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说到科技与计算的交融,我们不得不谈谈那些芯片巨头们的战略决策。英特尔最近收购了初创公司Nervana,这次联姻背后的原因可是让人深思。毕竟,这是一家专注于研发AI专用芯片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打造的是为人工智能量身定制的ASIC芯片。那么为什么英特尔会这么看重这块市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正热得如火如荼,AI的需求已经达到了需要专用芯片的地步。据传闻,Nervana的处理器速度可以达到GPU的十倍,并且加入英特尔的大家庭后,它将得到强大的芯片制造能力、资金支持和生态链整合能力。这样一来,这桩联姻看起来合情合理。
我们先来谈谈CPU、FPGA和ASIC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这三者都有各自的定位。CPU作为通用计算的主力军,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而FPGA则是一种介于软件和硬件之间的选择,功耗和通用性都处于中间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配置灵活性。但当AI计算需求还未达到大规模制造专用芯片的时候,FPGA就成了过渡的好选择。而ASIC方案则是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它能够实现功耗极低但性能超强的效果。当AI的发展达到需要专用芯片的地步时,ASIC无疑是最佳选择。
宋继强表示,从数据显示来看,目前全球计算中心的计算量中已经有10%与AI相关。虽然这个比例看起来不算很高,但AI的成长速度却非常快,并且具有引擎带动效应。英特尔加速布局这一领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除了传统的CPU到FPGA到ASIC的路径外,还有一条引人注目的路径——“类人脑计算”。这条路似乎更接近AI的本质需求。IBM、谷歌以及中国都在加速布局这一领域。那么作为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是否也在研发类人脑芯片呢?宋继强透露,英特尔确实在进行相关研究,只是目前还未到公布的时候。他曾在几年前参观过英特尔在硅谷的研究院展示日活动,那时就已经看到了他们在类人脑芯片和计算架构方面的研发成果。这些研发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院,但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化之路还很遥远。
人工智能培训
-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知识库将左右和决定机器人
- 教育机器人走进校园 “大白”帮孩子学习成长
- 疫情下服务机器人市场受到投资圈追捧,服务机
- 优艾智合机器人:构筑智能工厂物流脉搏
- 发展机器人产业 布局中国制造“工业4.0”
- 乱飞的无人机该如何规范?
- 马克斯人工智能美女机器人,人工智能马斯克
- 女性机器人功能和作用,女性机器人功能和作用
- 美女机器人开启亲密模式,美女机器人开启亲密
- 女性机器人哪里买,女性机器人售价
- 机器人编程几岁可以学,机器人编程几岁学最好
- 乐高人形机器人,乐高人形机器人教程
- 工业4.0的崛起与世界的智能化想象
- 海康威视造了一个机器人行业“卷王”丨新股观
- 专访凯文-凯利:AI不想取代你 只是某些任务它们
- 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