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扬:中国机器人产业缺陷在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 2024-12-25 09:55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林尚扬在此次会议上作为首位发言者,对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提出了深入的见解和期望。他强调,尽管自己并非机器人领域的专家,而是焊接领域的从业者,但他深知焊接与机器人在技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焊接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占据了高达40%的份额,因此他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作为一名局外人,他希望能从用户的角度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尽管他对当前国家情况的了解可能存在一些不准确之处,但他仍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期待大家的反馈和批评。

两年前,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会长曾询问他,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哪里能迅速崛起。他坚定地指出,广州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可能是最佳选择。这一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他认为从产业角度看,广州和广东地区有可能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便开始大力投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这一阶段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意义重大。

他也指出了这一阶段的不足。尽管投入巨大,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未能成功建立起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未能形成有一定批量产量的机器人产业。这其中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上,我们过于重视科研而忽视产业化,导致科研与产业脱节。尽管曾经有一些企业被选为承接科研成果的单位,但由于选择的对象并不合适,最终未能成功。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

客观地说,当时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并不旺盛,同时零部件产业也不够强大,无法满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求。这次会议,就是为了全面分析这些原因,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了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这掀起了第二次机器人发展的高潮。当前背景与80年代有很大不同。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高薪聘请高技术人才困难,许多企业开始考虑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外国机器人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与80年代初相比,现在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和竞争更为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要崛起,难度比80年代更大。

或许正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才使得我们机器人产业走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我们承载着时代的责任和重担,面对当前的需求,我们应将其视为一个重大的商机还是责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权衡?是商机凌驾于责任之上,还是责任重于商机?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道路,造就不同的未来。

本次讨论中,一个核心议题便是关于我们如何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如何突破,如何创新,想必每位参与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我深感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明确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应当成为我们的突破口。

去年在上海国际焊接展览会上,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崭露头角让我倍感振奋。与外国机器人同台竞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今年的北京焊接展览会上,我深入与各大厂商交流讨论后,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相比,我们在精度、可靠性以及寿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使用国产零部件,其精度尚有待提高。若依赖进口零部件来提高精度,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这仍然无法缩小与先进机器人的差距。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正视问题,认识到基础问题的重要性。机器人的寿命、精度和可靠性是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将无从谈起。

我认为主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应携手共进,共同攻克这些基础问题。我曾在会议前询问组委会关于零部件厂商的情况,得知可能数量不多或几乎没有。这使我深感零部件与主机厂商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一味地依赖进口零部件,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度依赖进口并不利于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科研与零部件的配合,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为后续的多功能、自动化机器人的发展铺平道路。

除了主机和零部件的配合外,我们还必须重视集成商的角色。集成商是连接机器人与用户的重要桥梁,也是服务环节的关键。我们应该探讨是主机厂与集成商一起发展好,还是分开发展好?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并选择最适合我们的道路。我曾将其比喻为德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的选择,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我们?这需要我们共同讨论和决策。

关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与应用,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我认为主机厂不应过度介入集成商的工作。当前,主机厂正处在发展爬坡阶段,若分散精力去搞集成,可能会影响主机本身的发展。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先分后合”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广州市在集成方面已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拥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已能为汽车厂开发出长达100多米、配备100多个机器人的焊接生产线,这体现了我们在高端集成方面的实力。

除了技术层面的集成,我们还需关注最终用户是否能有效使用机器人。简单的机器人操作或许易于上手,但复杂的、高端的机器人则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指导。这不仅仅是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更是对领导、厂长、司级干部、车间主任等人的培训。因为机器人的引入可能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细化模式,甚至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机器人在企业中的生存与发展。这需要我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机器人应用文化,其中包括理念、制度和技能培训等方面。

从主机到应用环节,整个系统都需要精心组织和协调。我曾考察过德国的激光技术,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系统完整性:科研与主机厂的紧密合作,主机与配套厂的协同工作,以及中间的环节和示范工厂的完善组织。这种系统性推动,使得德国的激光技术不仅发展迅猛,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我们国家要真正将工业机器人新产业推向企业,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主机和配件,还需要中间环节、培训环节和示范环节。只有这些环节相互协作,才能让工业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在此,我衷心希望借助此次会议,我国工业机器人能够迅速发展。我对广东省、广州市的机器人发展寄予厚望,期望它们成为引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先锋,同时也是其他企业成功应用机器人的示范区。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为大会的成功献上最美好的祝愿!谢谢!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总结报告怎么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