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撞车” 各地争上先进制造业
近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企业的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透露,他对此“咯噔一下”,既感到振奋也感到忧虑。他坦言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投资方式,但又不得不投入精力去争取,因为担心如果不争取,那些技术薄弱的企业获得资金会对自身不公。他担忧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随着“中国制造2025”各项具体政策和地方规划的落地,其从规划走向实施阶段的步伐正在加快。对于如何点燃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企业应该如何协同发力?众多企业界人士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形成新的发展思维,避免陷入传统的发展误区。
各地正在掀起一股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热潮,甚至早于总体规划全文的发布。以工业自动化为例,珠三角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希望抢占产业高地。市场对此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如此密集的投资存在争议。
一些企业家对现有的“选择型”产业政策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虽然这种政策有利于少数产业的非均衡发展,但往往会造成新的结构失衡和市场需求信号的失真。面对各种产业扶持,一些企业感到“喜忧参半”。他们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既充满期待又充满忧虑,担心重蹈光伏产业过热的覆辙。
陕西一家企业负责人指出,当前机器人产业虽然火热,但核心部件依然依赖进口,这种爆发式增长并未带来技术创新的收益,反而潜藏着盲目发展的风险。一些企业家呼吁,产业政策应减少对个别行业的倾斜配置,而更应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人力资本提升以及消除产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匹克体育用品公司董事会主席许景南表示,做百年老店需要有百年计划,企业和都应有耐心。他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会相融合,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受访企业和专家提醒,为了避免重蹈传统发展误区,主管部门需要转变发展思维。他们担忧引导变成主导,担忧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他们建议,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过程中,应吸取光伏产业的教训,避免政策引领作用超出市场对理性的判断,防止社会成本超出产业本身的价值。他们呼吁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以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层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是产业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障。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市场层面出现了新的思考,即如何避免国企独大,推动国企与民企的合作发展。
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对“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产业突破和市场开拓极为期待。他们也表达了对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担忧,因为这些领域往往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竞争和分享政策红利方面存在疑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国家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开放更多的资金渠道,让中小企业能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深化对创新的理解,避免陷入国家创新取代企业创新的误区。正如一些企业家所言,有关部门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如何形成国家队和市场队的合力,避免彼此拆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强调,“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实的关键在于统筹协调。应当集中力量打好基础,为企业应用提供支持。这需要良好的部门协作、地方配合、企业响应和市场运作。
降低制造业的外部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呼吁,部门应完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体制机制。我们需要借鉴德国和日本制造业的经验,从国家层面树立质量立国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引导树立质量诚信文化。
减少企业的税费负担也是企业家们的共同呼声。他们希望能够在减少外部成本上真正行动起来,不能把劳动力成本上升作为忽视制造业减负的借口。许多企业家表示,虽然他们尽力通过精细管理来降低生产成本,但税费负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政企合力培育“工匠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德资中小制造企业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启示:专注、坚守、深耕细分领域。这些企业不怕产品“细”和“小”,注重每一个细节,追求卓越的品质和持久的价值。这种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我们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和质量提升,同时也需要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实现产业生态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制造业的强国梦想。在探讨经济波动对产业影响的话题时,毅结特紧固件系统(太仓)有限公司的生产和工程总监迈克·弗兰克透露,得益于公司的一流产品,即便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毅结特在中国市场的优质客户群体仍在不断扩大。走进公司的产品展示厅,眼前展示的是一系列看似普通却蕴藏着高精技术的螺丝件,从建筑到电器,再到汽车与航空领域,每一个都体现了毅结特的匠心独运。
迈克·弗兰克告诉记者,毅结特作为德国一家深耕家族式紧固件业务的企业,已经专注螺丝件领域达90年之久。他们最新研发的车身紧固螺丝甚至实现了对车身焊接工艺的突破性取代,将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奥迪A8轿车的制造中。“尽管螺丝微小,但我们的产品绝不含糊。”他强调。
克恩·里伯斯公司作为最早在太仓设立工厂的德资企业之一,始终专注于弹簧制造领域。“我们的产品传统而专注。”克恩·里伯斯中国业务集团总经理张臻伟透露,多年来公司一直围绕弹簧领域进行深度拓展,从不盲目跨界发展。得益于长期的专注和积累,克恩·里伯斯如今在多个弹簧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汽车安全带卷簧的全球市占率高达70%,并为博世、舍弗勒等国际知名企业供应核心部件。张臻伟还指出,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年均增速超过30%,并看好针对中国高铁电力接触网的弹簧产品市场。
在与德资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太仓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玉良深感这些企业不贪大的经营策略。他们守住一个细小领域,精耕细作,成为众多领域的“隐性冠军”。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德资企业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德国的大力支持和社会氛围的营造。迈克·弗兰克提到,德国不仅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还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与此德国注重引导企业走向专业、精密、高技术方向,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强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德国制造的坚强基石,德国在此方面的投入不遗余力。对此深有体会的埃马克机床公司的马库斯表示,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体系和企业培训补贴等措施为技术工人提供强大的支持。这些举措也促使许多德资企业在华建立自己的技术学校或培训中心以适应需求。这种合作不仅满足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也为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工智能培训
- 规划“撞车” 各地争上先进制造业
- 滨州市城管局治理杨柳絮再发力4月12日至16日集中
- 养老机器人上市公司,养老机器人市场细分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