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
经济参考报记者沈寅飞报道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 产业焕新”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中央企业如何加快在智能产业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需积极响应,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作用,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会议明确指出,中央企业应加大力度投资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这不仅是为了增强核心功能,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投资和发展人工智能,中央企业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未来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强调中央企业在AI领域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国资委多次呼吁中央企业加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步伐。而在2023年7月举办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国资委更是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之一。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关注的焦点。从智能算力中心的建设到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都凸显了中央企业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中央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次专题推进会无疑为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央企业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的产业价值和竞争力。此后,国务院国资委的负责人明确表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全力推进,他们的目标是将传统产业带向高端、智能和绿色。他们正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改造工程,加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新关键工序的核心设备,努力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的增长和创新的关键引擎之一,正受到中央企业的重点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的研究主任周丽莎指出,中央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还能促使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具备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国家的信息安全及自主可控性具有重大意义。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刘兴国副院长也强调了中央企业投资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必要性。他认为,一方面,人工智能是关联度高、影响面广的国际竞争关键领域,中国需要在这一产业领域夯实基础、构建优势;另一方面,中央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掌握并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如今,中央企业正快马加鞭,推动人工智能在多场景的应用。近年来,他们持续努力,在各类业务场景中广泛推广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在国家电网公司,未来电网的“源网荷储”各环节,智能化、数字化的监控、通讯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成为了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的关键。最近,一款由国网浙江电力绍兴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机器人正式“上岗”了。这台机器人不仅能在陆地行动自如,还能进行水下电力线路基础检查。它由履带机构和悬浮姿态控制机构组成,通过水下电缆实现有线供电和通信,能够实时传输各项数据。随着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与传统电网业务的融合不断深化,电网业务在运维、检修、安监、检查等各生产环节正逐步向“机器代人”模式转变。
随着多家中央企业成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子公司,如中国电信2023年12月成立的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中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基础软件开发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等多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推进会上,有10家中央企业共同签署了倡议书,表示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这表明中央企业正将发展人工智能纳入全局工作进行统筹谋划,以深入推进产业焕新。中央企业入局人工智能领域,凭借其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将有助于完善我国AI产业发展基础底座,形成产业示范项目,为其他企业提供创新方向。这不仅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也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华福证券研报也指出,中央企业入局人工智能产业,将会促进形成产业示范项目,为其他企业创新提供方向,有助于加快我国AI产业的发展步伐。随着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布局和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出现,为我国的智能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周丽莎认为,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与发展,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蜕变。这不仅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提高产业附加值,还能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未来的投资趋势似乎预示着更多的投入。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负责人明确了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向:集中资源投入最具优势、最需要的领域,建设智能算力中心,深化开放合作,发挥跨央企协同创新平台的优势。同时开展的AI+专项行动,旨在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的赋能,构建优质的产业多模态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赋能产业生态。
周丽莎预测,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包括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和重组。这样的策略旨在通过并购和重组获取关键技术、市场份额和人才。
国盛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央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国产算力的应用,加速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从“东数西算”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再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显示出算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智能算力中心,需要像“国家队”一样的强大力量,同时还需要强大的能耗管控力、降本增效能力以及网络可视化能力等。这表明中央企业正积极拥抱科技变革,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刘兴国认为,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投资发展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全局的谋划,不能盲目跟风、各行其是。他强调,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应该聚焦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具有制造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则应专注于重大关键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而那些在应用场景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的融合应用上。他也鼓励企业间开展联合研发,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业内人士也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应当引导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避免重复和分散的投资,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不仅如此,国资委还应引导中央企业联合投资和研发,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合力,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的引领力和控制力。
在今年1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将会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包括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这无疑为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