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搬砖”,已成为现实
随着智能体系的迅猛发展和传统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建筑业这一曾被贴上“搬砖头、扎钢筋”标签的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在我国,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之中,建筑行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春风。该行业仍面临一些突出的挑战。
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但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滞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如今,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用工荒、成本上升、生产效率偏低等。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为了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所在。
不容忽视的是,建筑工人的短缺问题已逐渐显现。如今的建筑工地,已难见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自由度较高的新兴行业,不再愿意顶着“民工”的标签从事重体力劳动。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正在逐年上升,3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高达77.3%,而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更是达到了26.4%。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中国,全球范围内,建筑业都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和人才短缺的挑战。
美国联合总承包商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80%的建筑公司在招聘工人方面遇到了困难。随着现有劳动力的老龄化和退休,如何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成为了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建筑业的总产值和企业在稳步上升,但从业人数却出现负增长。按照相关规律,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这一挑战并非易解,但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建筑行业正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加入建筑行业。未来,建筑行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着劳务短缺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与此建筑劳务短缺还导致了用工成本的上升。在此背景下,建筑业的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十年前的人力成本占比约为16%,如今已飙升至30%。
建造智能化已成为了业内的共识。在业界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指出,尽管我国在建筑业取得了诸多世界第一,但也面临着产品性能、资源浪费、安全、环境等问题。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也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她认为,应推动建筑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方面的进步,加速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推进产业现代化。
住建部在2020年7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筑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存在差距。为了推动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
该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建立智能建造产业体系的目标,旨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知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高。
为了推动智能建造的发展,建筑业需要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在这方面,碧桂园等房企已经在智能建造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和战略升级转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将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实现“中国建造”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年的早春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在这份函件中,全国共有7个项目被选为智能建造试点,其中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的首个商业应用项目,凤桐花园在国内尚属首个真正引入并批量使用建筑机器人的试点工程。如今,该项目已开展多项建筑机器人应用的试点,取得了包括首次完成机器人参与示范区建造、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跑通修整类机器人施工模式等多项突破。在不久前,凤桐花园项目的“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两项经验做法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在高科技领域布局,博智林为地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的碳排放量正在持续增长。根据今年年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在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14.8亿吨。这一数字比上一年上升了2.7%,其中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都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除了碳排放问题,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废物。据统计,英国建筑业因修建、拆除和挖掘产生的垃圾占据了该国垃圾总量的6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博智林研发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这种特种作业车能够在现场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将其转化为各种再生建材制品,如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等。这不仅减少了废物的产生,还降低了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博智林还致力于提升效率。他们的测量机器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单个房间的实测作业,效率比人工提升数倍。打磨机器人也能在数小时内完成大面积的作业,远超人工速度。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还能降低高空作业坠落和建材对工人健康的隐患。
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投入加大,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已成为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碧桂园成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正专注于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他们致力于打造新型建筑施工组织方式,为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截至10月底,博智林已经成功将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18个省份的近120个项目。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多达46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这些机器人已经形成了包括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在内的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从专利角度看,博智林已经提交了3441项有效的专利申请,其中1605项已经获得授权。公司的研发产品也屡获殊荣,包括中国专利奖、IF设计奖、红点奖、IDEA奖、红星奖和金芦苇奖等。
确实,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根据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连续八年稳居全球首位,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的44%。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这表明,随着各行各业智能化需求的持续增长,机器人业务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碧桂园来说,其在科技驱动下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备受瞩目。在地产行业面临周期调整的背景下,碧桂园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稳健的经营策略,依然取得了平稳的经营业绩增长。分析师认为,这得益于公司广泛的产业链布局和高效的执行力。碧桂园的科技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新业务的协同推进,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和探索也将持续引领行业潮流。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