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AI时代,设计师应如何重新定位和发挥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智能交互应用蓬勃发展,以对话式交互为核心,融合了语言、语音、图像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跨越了语言、语音、图像等模态的智能人机交互,正在重塑我们的现实生活,推动我们进入一个万物智能化的社会。无疑,我们已经置身于这场智能化革新的浪潮之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机交互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为了深入探讨这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话题,IXDC 邀请了徐濛先生在大会上与大家分享他的见解。他将聚焦 AI 时代的新型人机体验设计,为我们揭示智能交互的潜力和前景。
面对 AI 时代的新型人机体验设计,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创新,还要关注这些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交互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出行还是智能医疗,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在这场智能化革新的浪潮中,我们也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未来,我们将见证更多智能交互应用的诞生,它们将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AI 已经无处不在,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在过去的时光里,我们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共同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转变。智能手机的崛起让诺基亚逐渐淡出舞台,微信的普及让短信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电子地图的流行让纸质地图成为回忆,机器翻译的发展让人工翻译不再是唯一选择,智能诊断更是让排队问诊成为过去。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让我们为之振奋,每一次适应新事物的过程都让我们习以为常。
技术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演变。各种创新产品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打破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知和思维定式。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产品体验设计的力量。
作为百度AI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百度地图在“出行”与“信息”服务领域打造出众多结合AI技术的创新体验。它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结合用户画像,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出行建议与内容。百度地图致力于把数据转化为对日常出行有真切帮助的落地形态,让出行更加美好。其出色的探索设计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荣获了日本"G-MARK" Good Design Award 2020 和中国"红星原创奖 2020"。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百度地图肩负历史使命,利用AI技术提供疫情相关的服务设计。结合疫情状况大数据,它为和个人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迁徙地图、人口流动分布热力图、疫情小区查询、生活便民地图、复工地图等一系列出行服务体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累计被使用了超过22.4亿次,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医疗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而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及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等难题,我们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百度灵医智惠应用AI大数据能力,为医疗领域带来了一场智能革命。
而在院外,百度灵医智惠则基于AI数据分析和语音能力,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多感官智能互动体验系统。这一系统通过降低用户负荷,为患者提供主动式的健康管理服务。无论是智能诊断、在线数据分析、智能提醒服务,还是定期家庭医生连线复诊等功能,都体现了这一系统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在应对突发性疫情时,百度灵医智惠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能力。通过快速建立智能交互体验解决方案,为中国公民免费开放“智能问诊系统”,有效缓解了在线咨询平台的人力不足的压力。通过疫情状况统计的公布,让大众能随时关注疫情走向,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患者在家通过自我隔离,也能得到更加专业的问答与智能化的诊断,包括常见问题解答、标准化预问诊路径、在线医生咨询辅助等,有效减少人群交叉感染的风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维护作用。
百度灵医智惠的应用,不仅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也为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面临全球疫情挑战之际,百度翻译在2020年积极投身于防疫服务的推广。它不仅及时准确地分享了全球疫情信息,还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在网页端,百度翻译上线了“生物医药”引擎,供全球免费在线使用,为抗疫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翻译支持,加速了翻译进程。针对疫情严重地区,百度翻译还进行了多语种专业词汇翻译的优化工作。通过多端传播防疫译制视频,百度翻译高效传递了防疫经验。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百度翻译将在更多场景中与用户产生紧密的互动。
人工智能已逐渐发展为一个类生命的系统,具备从大量人类知识中汲取、系统规模化学习、有目的地推理以及与人类自然互动的能力。为了让用户感受到系统的“真实”和“活力”,设计师必须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生活场景和智能技术,创建真正符合人们认知的体验,从而确保AI驱动的产品以人为本。
我们所关心的始终是人机、人际以及人与环境的沟通体验。技术的进步不断产生新的体验和设计对象。如今,给技术产品赋予人类的性格特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仿真机器人引发的恐慌和大白的爆红都反映了这一趋势。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有了深度学习的加持,当前的机器还远未达到真正的“智能体”标准。那么,引发恐慌的究竟是机器人的技术,还是其过强的“人格”所触及的人类存在感的边界呢?
这背后涉及多个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机器的外形设计仍然停留在工具的层面,人类会本能地将其视为工具。而从发明的角度看,机器或工具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和定义它。就像一把剪刀,它可以被视为工具,也可以被视为凶器。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也同样如此。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时代,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与设计的交融,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情感交流的探索。
我们并不是要将机器塑造成拥有独立“人格”的存在,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更加人格化、更具情感。我们希望通过设计,使机器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需求,实现人类与机器间的深度交流,甚至是情感共鸣。这种交互方式的革新,无疑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不久前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深圳站的演讲中,徐濛老师以“面向未来的地图体验设计”为主题,分享了关于人机交互的深刻见解。在即将到来的IXDC2021大会上,我们将听到更多关于百度在人机交互方面的经验分享,以及如何将技术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中,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类生命的系统,拥有从海量人类知识中汲取、系统规模化学习、有目的地推理并与人类自然互动的能力。这种智能的特性,要求我们创造出全新的用户体验设计。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设计触点,而是一个涉及整个系统的设计流程。设计师们需要深入理解人类的行为、生活场景以及智能技术,确保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更加流畅、自然。
我们的技术中台产品用户体验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产品中,以创造更好的体验。例如,在地图体验设计中,我们利用语音对话和A建模技术,帮助用户在复杂环境中更直观地感知世界。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智能推荐系统,则根据用户的出行场景提供精准的信息推荐,释放用户的脑力,提高出行效率。而AI赋能的办公平台则通过智能“流式”设计方式,实现企业内部沟通、协同和创新的无缝连接。
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对于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需要我们调整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创造出真正符合人类认知的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情感交流。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