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崛起跻身全球前10
在全球工业领域崭露头角的中国,正在工业机器人赛道上展现出庞大的市场潜力。根据权威的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我们得以窥见这一市场的壮丽景象。
在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惊人的839亿。而且,从2016年至202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8.3%,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充分展现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活力和无限潜力。
尽管市场需求量如此庞大,中国机器人市场却呈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高端机器人市场被外企所垄断,中企似乎只能在外企的阴影下“喝汤”。这种情况显然与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也让人看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中国机器人产业既要面对外企的竞争压力,也要抓住市场需求的机遇,努力突破高端市场的垄断,实现自我超越。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赛道,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赛道。期待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大的突破,展现更多的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被日德企业垄断:背后的深层原因介绍
在谈及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时,不得不提的是几家国际巨头企业——日本的发那科、安川电机、德国的库卡以及瑞士的ABB。这四家企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国产机器人厂商与他们竞争颇为艰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困境,使得市场份额被外企垄断?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国际巨头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他们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青睐。他们还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技术。这种实力让国内机器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倍感压力。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面临着技术研发、人才短缺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和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制造领域的得力助手,以其自动化和精细化的操作模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此重要的工业发展“神器”却面临着被垄断的困境。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起步相对较晚。国外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耕耘数十年,而中国的相关企业则是在2000年以后才正式进军该行业。这使得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规模较小,同时在技术储备和专业人才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整体发展远不及海外企业。
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工业机器人属于高端精密设备,其中涉及众多精密零部件,减速机和伺服电机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些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我们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难以与海外企业展开竞争。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当加大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加快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步伐。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拥有了专业人才,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立足,打破国外的垄断,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发展。
让我们期待,未来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能够在技术和市场上实现突破,为我国的工业制造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工业的繁荣发展。在国际机械设备统计机构的全球工业机器人企业调查报告中,呈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尽管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呈现垄断态势,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日本的博特斯克和哈默纳克主导了减速机市场,而日本的松下、安川以及欧美的倍福、伦茨等公司则把控着伺服电机市场。这种海外垄断局面严重制约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发展。
在这份报告中,有一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商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国产机器人的崛起之势。这家企业以其卓越的表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虽然面临海外巨头的压力,但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正在不断努力,寻求突破。他们致力于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图打破海外垄断,推动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
这家引人注目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无疑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国内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展示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一发展态势,无疑将激励更多的国内企业投身于工业机器人领域,推动国产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从最新榜单来看,日本工业机器人企业在前十中占据了七席的强势地位,而德国和瑞士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则各占一席。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巨头埃斯顿也成功跻身前十,实时排名第九,展示了中国力量的崛起。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虽然埃斯顿与日本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仅在全球占据了3.26%的市场份额,埃斯顿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一直在坚持发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根据埃斯顿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该公司在这个季度内实现了营收7.4亿元,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495.38万元。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埃斯顿的强劲实力和稳健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前三季度,埃斯顿的累计营收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3.02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公司的强劲增长势头,也证明了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埃斯顿无疑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骄傲,期待其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力,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从埃斯顿的营收表现来看,成绩喜人,充分证明了埃斯顿已经成功打破了日德工业机器人巨头的垄断格局,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与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另一家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
尽管新松机器人在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埃斯顿却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埃斯顿在专利储备方面表现出色。对比新松机器人,埃斯顿的专利数量更胜一筹。截至2020年,埃斯顿的授权专利数高达458件,其中发明专利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7件。这一优势使得埃斯顿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拥有更大的空间,为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埃斯顿的专利储备深厚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埃斯顿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埃斯顿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期,新松机器人拥有的专利数量达到了惊人的403项,其中发明专利为226项。与埃斯顿相比,专利储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顿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壮大,成功收购了英国翠欧和德国百年机器人企业克鲁斯。这两次收购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埃斯顿的研发能力,而且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着这些优势,埃斯顿的产业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2020年,其海外业务已经占到了总业务营收的44.85%,展现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相比之下,新松机器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同期,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占比高达90%,足以见其在国内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深厚的基础。无论是专利储备、技术实力还是市场拓展,新松机器人都在持续努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埃斯顿独具匠心的发展策略是“通用+细分”双轨并进。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外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埃斯顿不仅在通用产品领域稳步前行,还致力于深耕细分市场。这种独特的发展路径为埃斯顿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在弯折、光伏等特定领域,埃斯顿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反观新松机器人,未能成功在这些细分市场脱颖而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埃斯顿在细分市场的卓越表现。其在细分领域的深耕与投入,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产工业机器人巨头埃斯顿成功打破了日德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不仅代表着我国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更是我国工业产值增长的一大重要推动力。
埃斯顿的成功,彰显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作为一个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领军企业,埃斯顿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正如中国电子学会所发布的预测数据,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惊人的477亿美元。这无疑为埃斯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想象一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埃斯顿将会以其卓越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我们期待埃斯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持续创新,勇往直前,为全球工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无疑,埃斯顿的成功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球制造业的未来。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