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扎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专利位居国内城市前三来源深圳特区报 上下楼梯、全向行走的双足;精确感知前方障碍物,仅用手就可以操作的无人机;对早期食管癌和乳腺癌进行筛查的智慧医疗;在茫茫人海中进行人脸识别、秒级定位的“天眼”系统……人工智能技术(AI)的突飞猛进,给人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震撼,巨大的“冲击波”影响着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可谓无处不在,也越来越多元化。
原标题深企扎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专利位居国内城市前三
上下楼梯、全向行走的双足机器人;精确感知前方障碍物,仅用手就可以操作的无人机;对早期食管癌和乳腺癌进行筛查的智慧医疗;在茫茫人海中进行人脸识别、秒级定位的“天眼”系统……人工智能技术(AI)的突飞猛进,给人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震撼,巨大的“冲击波”影响着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可谓无处不在,应用也越来越多元化。
人工智能已成全球科技创新的新焦点和新风口。在这场数字革命浪潮中,深圳抢先布局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人工智能专利位居国内城市前三,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正加速渗透到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产品成“宠儿”
近年来,无论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高交会、IT领袖峰会,还是CES展、IFA展等国际消费电子展,越来越火的人工智能技术屡屡被科技界大佬谈及,深企人工智能产品也成为国际大展的“宠儿”。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优必选对外展示了双足机器人Walker。它可以上下楼梯、全向行走,并具备踢球、跳舞等多种互动运动能力,不仅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目前,优必选的产品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2017年,优必选入选《财富》50家最有前途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入选CB Insights评选出的“AI 100”全球榜单。
去年CES Asia展上,大疆发布第一款掌上无人机“晓”Spark。这款小巧又高度智能的飞行机器让用户可以甩开遥控器,仅用手就可以操作,3D传感系统能及时精确感知前方障碍物。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机的应用,进一步推高行业技术标准。
展会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到以深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翩翩起舞”,创下多个专业领域第一,大放异彩。
美国信息技术研究与顾问公司Gartner的报告认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AI的趋势就是——智能系统的实现打破现代生活的常规。”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校长、美国人工智能协会院士埃里克·格里姆森表示,人工智能的确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力,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AI应用落地深企争上游
如优必选、大疆一样,越来越多的深企汇入人工智能这波浪潮,不断推动技术本身的进步,也在各行业带来创新模式的重大转变,让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逐渐清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南山的碳云智能公司,其展厅的健康走廊、智能马桶、智能镜子等智能家居可以收集人身体的血糖、肠道微生物、代谢率等信息,利用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整合遗传、生物及患者反馈数据,从而迅速监测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的有效信号,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指导。
在动态智能识别领域,云天励飞打造中国第一颗商用化人工智能芯片,研制的第一代“云天深目”人工智能系统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亿万人脸,秒级定位”。目前,“云天深目”人像智能平台,在全国已建设在线智能前端设备10000多路,拥有80多亿动态人像数据。
在医疗领域,腾讯入选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提供的辅助筛查技术,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等疾病的筛查工作效率。数据显示,腾讯觅影诊断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准确率高达90%。
在金融领域,乐信集团开发的“鹰眼”和“虫洞”等人工智能应用,大大提升了风控效率。目前“鹰眼”引擎拥有超过5000个风控模型数据变量,已经做到95%的订单零人工干预,秒级反馈结果;日均处理60万笔订单,这相当于3000名审核员的工作量。
甚至在建筑领域,深圳小库科技结合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端智能等技术,打造第一款在实际建筑应用层面实现人工智能的SaaS系统。世上首个人工智能建筑师的“诞生”,将设计的成本由十万元级降低至千百元级别。
在深圳,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正不断提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会长董振江认为,自2017年开始,产业界的参与者已能够扎实稳健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化成果转化,人工智能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向产业金字塔尖冲锋
人工智能的产业业态类似于金字塔形状,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算法和芯片,这一部分存在着技术壁垒,门槛较高;中间部分是计算软硬件平台,相当于是操作系统;最底层则是应用层面,包括自动驾驶、语音文字、图像识别、医疗等多个垂直市场。
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王维嘉认为,中国在这个金字塔的中底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成绩,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有着成为中国高科技‘黑洞’的潜力”。
在2017年度IFA展上,华为公布一款麒麟970芯片,该芯片只有手指甲盖大小,却集成55亿颗晶体管,是全球首款手机厂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专用NPU,被称赞“反映出中国手机业的科技水平已是世界顶尖”。
AI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其市场规模越做越大。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Morningstar预测,2021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200亿美元,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芯片企业吹响向金字塔尖的冲锋号。
“在人工智能领域,对深圳来说机会巨大。”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虽然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区域分布中,深圳低于北京、上海,位列第三,但深圳基础最好,前景也是最好的,因为深圳有很好的产业链配套,“深圳后续发力快,大部分瞄准潜力巨大的细分领域布局”。
王维嘉分析,深圳在制造业基础、资本实力和市场容量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给深圳提供了几十年一遇的产业机会。“如果能够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并广泛吸纳国际人才,借助这次风口,在未来的5-10年内,深圳极有可能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成为比肩硅谷的国际一流创新产业和科技研发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深圳具有最完备的制造产业链,包括制造机器人的产业链,为设计、开发、制造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港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为本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源源不断地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各界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化,这些都是深圳打造AI“硅谷”的优良条件。
争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深圳已进入第一方阵。目前,深圳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中,位居第八。全球化智库(CCG)与乌镇智库联合发布《2017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报告》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已位居世界前列,深圳位居人工智能专利贡献最多的国内城市前三。
近年来,深圳着力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的工程,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制造、服务和国际合作基地。据悉,深圳今年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