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化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机器可以自行启动,并且自动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速率也会越来越快。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的限制,人类无法与之竞争,终将被取代。”——史蒂芬·霍金
《终结者》中差点毁灭人类的“天网”《终结者》中差点毁灭人类的“天网”
人工智能这样一个概念,自打一出现,就伴随着一系列的恐慌学说,注意到这些理论的人并将其呈现给大众的,其实是一些的创作人,不知你是否还对曾经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Sky)有印象,诸如此类的人工智能概念,并不在少数,人工智能概念可能是继外星智慧物种之后,又一个被拍烂的电影题材。
AI被很多人畏之如虎
但这些假说真的是空穴来风么?其实也不尽然,既然能够被反复提及,并得到众多人的拥护,也说明了,人工智能对人类其实是存在潜在威胁的。
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职业棋手,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近日又一款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元(AlphaGo Zero)又以1000的绝对优势完爆了阿尔法狗,这在人工智能领域又引起了一系列轰动。那么阿尔法元与阿尔法狗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
阿尔法元百战百胜阿尔法狗
阿尔法元不依赖于任何人类的棋谱,不参考任何人类知识,完全靠自己强化学习,三天时间就可以自己左右互博490万棋局。以1000百战百胜。此前,阿尔法狗曾花了几个月时间,学习人类三千万棋局,才打败人类。阿尔法元不再被人类认知所局限,能够发现新知识,开发新策略,它让深度学习用于复杂决策更加方便可行。
毫无疑问,这样一个“怪物”的出现,又一次引发了“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恐慌言论。
我们暂且抛开它不谈(稍后回归),先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一些人工智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Siri”就是其中一个,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多数是以一个“语音助手”的身份出现的,被更多运用在智能音箱与电视中。我们换句话说,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天网”那么可怕,它也就能帮你换个节目,点首歌,就目前阶段的人工智能,甚至都不能让你完全扔掉遥控器,仅此而已。
Siri目前来说也是个“人工智障”
那么这些“傻家伙”有没有可能进化出征服人类的智慧呢?答案是有可能,只是时机未到罢了。那他们该如何征服人类呢?诸位不妨来看看笔者为大家编纂的人工智能高度发展后的时代蓝图。
从离不开AI 到主导权的深度移交
AI逐渐征服人类,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进行过无数猜想和意淫的人们,认为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为何这样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需求。要知道,AI是为人类服务的一种工具,而这个工具会成长到你不可能会舍弃它,它能够在生活、天文、气候、医学每一个角度帮助你,让生活更加美好,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甚至于你现在地图导航也有机器学习的程序在帮忙。所以AI必将存在而且发展下去。
成熟的AI会像“贾维斯”一样伺候你
当它介入你的生活之后,那么惊喜就来了,一个成熟的AI,会融入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象一下,一个能够监视你冰箱的AI,它知道你喜欢吃什么,柴米油盐没了之后会在网上自动下单购买,帮你交电费、水费、网费之后让后通知你的信用卡已经扣费,甚至帮你规划出了最优惠的还款办法,这种服务如此贴心,真的没有理由拒绝它,而就在此时,所谓需求就转化成了依赖。
你是用AI避开这样的路况么?
而与此AI的运作也会越来越稳定,因为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在向它发力,不断的研发投入使它越来越完善,会不会达到几乎不出错的阶段呢?答案是必然的。曾经的一个AI实战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AI学习了200万个乳腺癌病例之后,对于这一项病症的诊断正确率达到了98%,这个正确率远超人类,因为人类不可能去学习200万个病例,所以医院被人工智能占领似乎也是迟早的事情。
AI也能帮人确诊病例了
当AI技术成熟后,深度学习之后的强化学习二者结合之后呢?它的数据学习能力将突破千万级、亿级,这时它将不会出错,而一个从不出错且高度被依赖的系统,你会关闭它么?
不知不觉的,社会的基本层面,你的衣食住行,都被AI接管了。这就是所谓的从离不开到主导权移交的过程,而AI之所以还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此阶段还仍旧是个“傻家伙”尽管功能强大,但任务与功能却是单纯的,举例阿尔法狗,你让他下棋或许很厉害,去斗个地主就不行了。
AI的下一步 是多重任务甚至是模糊任务的执行
各个领域的AI稳定的运行着,世界是一体的,例如天气与交通的之间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天气不好,交通就会收到影响,道路会堵车,根据天灾的严重程度,交通AI会决定是否关闭高速公路、铁路或者飞行航班,在这个前提下,交通AI与气象AI就会结合在一起,由于AI智能安排,在天气变坏前,物流系统提前运输作业,车辆躲避了拥堵,出差的人更有效的安排了自己的行程,多赢且完美。
台风来袭,成熟的AI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但AI已经掌管了气象与交通部门,因为它太好用了,所以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权限,这就是管理权的移交过程,自此AI开始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
天气与交通结合起来,对城市空气质量
产生很大影响,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管理功能也联系在了一起。空气污染,对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也产生影响,会导致发病率的波动,所以AI又介入了医疗疾病防治部门,急救事故跟交通又有关系,庞大而复杂。
强人工智能终究会出现
,经过不断的整合,或许就会出现一个垄断性的巨型AI,它将横向管理与人类相关的所有重要领域,自此,被人们所恐惧的“强人工智能”终于出现了。
自此,人类成为了一个弱小的婴儿,而AI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保姆,机器的所有研究,运作 ,一定是在管理和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的,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这些法规就像是婴儿的父母,有父母在,保姆不敢有出格的行为,但父母会不会被扳倒呢?想想曾经的金融危机,所有的法律部门和银行都在尽责,灾难却以一种系统性的方式冲垮了所有的宏观管理。
人类最终会不会变成“小婴儿”呢?
举个简单的“强人工智能”假说例子,一个造纸厂的AI,权限近乎无穷大,它就会动用一切资源,去种树然后造纸,无限重复这样的动作,就像“天网”一样,如果它觉得人类阻碍了造纸的这一项任务,会不会选择消灭人类?至此你会发现,AI的动机到此还如一开始般的单纯,而质变就是权限的移交。就好像,一个人情世故丝毫不懂的婴儿,你告诉他这世界上没有法律,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他弱小,或许不足为虑,但如果恰巧他还是个超人,这就可怕了。
以上都是一些猜想而已,并非不可能成为现实,权当是对于现在人工智能恐慌学说的宗旨概述,现在,我们将目光拉回现实,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怎样的一个阶段?它想征服人类还要走多远?
70年了才6岁 人工智能想当老大还太早?
AI从上世纪40年代被提出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70年左右,你是否会想知道,它究竟有多聪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鼓吹人工智能威胁论,也有人开始对这个问题表现出关心。而一些学霸职业的科学家们,也开始了这项研究,他们提出为人工智能系统建立一个标准的智能模型,其实说白了就是打分机制。
给的打分机制是否客观公正?
为了更好的分析 AI,人类等智能体的智能水平,他们将知识的获取,掌握,创新和反馈,又分成15个小分类,从更多维度评测AI,人类的智能。这15个小分类是图像、文字、声音的识别和输出,常识、计算、翻译、排列,创作、挑选、猜测、发现等。
这样真的能够衡量AI的“智商”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衡量因素中有很多,是感性分析层面的指标,而AI的强项却不是这些,以人类的智商标准去衡量AI,显然是不够客观的,根据他们得出的结论,目前最好的AI系统,是谷歌旗下的AI系统阿尔法狗,其“智商”也只能勉强的与6岁的人类孩童对标。
提创造为时尚早 但其搜索以及学习能力却是人类无法企及的
在笔者来看,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谈及创造类的感性因素或许是不可能的,这一份报告也并不能产生多大的说服力,阿尔法狗下棋能赢柯洁,6岁的儿童能么?但六岁的孩子能进行创作,阿尔法狗就不能,这其中的关隘,是机器与人类的区别,是绝对感性与绝对理性的区别,并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他们却提出了一个为人工智能“分级”的概念,这个在笔者看来,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们将AI分为7个等级,就算是不同阶段中人工智能所需要达到的一个指标。
第 0 级系统,其基本特征在理论上存在,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
第 1 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无法与人类测试者进行信息交互。
第 2 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能够与人类测试者进行交互,存在控制器和存储器,但系统内部知识库不能增长。
第 3 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除具备 2 级系统的特征外,其控制器、存储器中包含的程序或数据可不联网进行升级或增加。
第 4 级系统,其基本特征除了包含 3 级系统的特征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智能系统共享信息和知识。
第 5 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够创新创造,识别和鉴定创新创造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将创新创造产生的成果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
第 6 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并趋向于无穷点时,不断创新创造产生新知识的智能系统其输入输出能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将趋近于无穷大,按照基督教对于上帝的定义“全知和全能”,可以看出智能系统在不断创新创造和不断积累知识的情况下,在足够的时间里以人类为代表的智能系统将最终实现“全知全能”的状态。
阿尔法狗处于第三系统特征层级,而阿尔法元则是拥有了一些第四层级特征的存在,而这一切,都是从“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开始的。
关键词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早在1943年,神经网络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在机器学习和认知领域,神经网络的构筑理念,是受到人类神经网络功能的运作启发而产生的。许多复杂的应用(如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和高级模型(如深度学习)都基于它,它是人工智能的底层模型。虽然像深度学习这样的概念相对较新,但它们仍然基于可追溯到 1943 年提出的数学理论。
神经网络就是模仿人脑的神经元传递模式
神经网络没有一个严格的正式定义。它的基本特点,是试图模仿大脑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处理信息的模式,在这里说这些或许有些深奥,但其实对于人类来讲,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息汇总再到筛选的过程。
而机器要实现这个过程,就需要庞大到数以百万计次的运算,而从神经网络的运算模式,到“深度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类向机器输送运算蓝本和海量的案例,以蓝本来决定,筛选再筛选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举例阿尔法狗,学习了三千万盘棋局之后,每次落子的计算量都是非常庞大的,这就是深度学习。
海量的棋局学习才是阿尔法狗的制胜法宝
而百战百胜的阿尔法元,提到的“强化学习”,就具备了自我对局的能力,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充满计算力的时代,大家手上任何一台智能手机的计算力也是助力之一。其实真正关键则是来自于“信息共享”的概念,它才具备了第四层级的因素。
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之后 看似强大的AI依旧还是“傻家伙”
看似强大的阿尔法元是否能够被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答案是不能,我们抛开它的运算成本不说,机器想要理解人类的意图,并不是下好一盘棋就能做好的,这里并不是说围棋不够复杂,而是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场景是多元化的,神经元网络的概念雏形,就决定了它是分析以及筛选的机体特征,而过多的知识领域灌输,会混淆筛选结果。
以电视中搭载“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为例,如果有音乐与电影同名,只进行作品名进行指令搜索的话,就无法分析用户的目的,所以就要加上“我想听”或者“我想看”之类的联动词汇,还不能是动作词库中没有的词汇,换成“我想瞧瞧”就不行了,单单是分析筛选语音中的信息,就已经捉襟见肘,真正进入生活后的AI要面临的问题远非如此简单。
写在
研发人工智能的三个方面,“解析大脑、模仿大脑、超越大脑”,目前的技术实现到了哪一步呢?神经元网络或许是解析大脑的一个初步动作,但要做到第二步,在感性层面或许还有很大的距离。
目前来说,超越人类甚至主宰人类还为时尚早
人工智能这一项理论,让人类认识到了“机器人”的新概念,并不是完成治理行走,那些只是平衡性较好的机器而已,AI向智向的发展或许才是正途,但也是最可怕的,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一个能跑会跳的大手,而是需要一个面面俱到的管家,至于管家何时反客为主,就是一个主导权的移交深度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人工智能恐慌的言论,实现可能是时间问题,但这个时间可能还需要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