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亿机器人市场 创新技术是关键
近期,全球顶尖的机器人企业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盛大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圆满落幕。这场盛会不仅集结了全球近二百家顶尖机器人企业,还举办了多场机器人行业的顶级峰会和专业论坛。与会专家们纷纷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了中国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蓝图。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亲笔贺信,李克强总理也对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批示:“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这将为全球机器人新兴市场注入强劲动力,并有望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一些行业专家将机器人誉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视其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制高点。机器人技术不仅是智能社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
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匮乏,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其快速发展。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席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产量居世界之首。但在高端应用领域,如装配、焊接、喷壶等,我们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机器人主要服务于低端应用领域。”
技术的创新是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关村发展集团科技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融峰曾强调,机器人的发展首先要求技术上的突破。例如,机器人系统的收集能力是一个关键技术部件,目前中国仍主要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重视制造而忽略设计。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指出,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高速机能、高承载性和高精度,必须加强机器人本体的设计能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机器人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与机器人的密切合作使得安全控制变得至关重要。中科院自动化所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王硕介绍到,现在的机器人需要更多的安全结构和控制技术研究,以确保人机协作的安全性。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22%。高峰教授指出,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机器人在可靠性和智能化控制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他相信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技术积累的增加,中国机器人产业会逐渐发展成熟。
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ArturoBaroncelli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工业机器人年度供应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亚洲是全球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地区,其中中国的供应商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提供机器人服务。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惊人的数字。“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也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机器人市场广阔的未来前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机器人技术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从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工厂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中国是全球机器人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在使用密度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数据显示,中国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这表明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了解,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连续两年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机器人产业园,沿海省区市的“机器换人”计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俞晓松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服务类机器人在中国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业机器人制造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之一。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工厂连通的成本越来越低,年轻人也更倾向于从事轻松、高效的工作。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鲁江表示,未来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焦点。英国正在全力整合产学研资源,以争抢未来的制高点。中英两国在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也为两国在机器人产业方面的合作前景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业界普遍看好两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合作前景,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