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近日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报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1.3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7.58%至86.92%。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拓斯达长期以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耕细作。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阐述了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未来发展蓝图。他表示,拓斯达致力于打通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三大关键环节,并打造一个健康的工业机器人生态圈,以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打通全产业链,构建生态圈
拓斯达将自己定位为“智能制造的综合服务商”,业务范围涵盖“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三大领域。自2011年开始,拓斯达陆续推出工业机器人产品,如今已成为涉足全产业链的自动化集成商。
吴丰礼表示,打造健康的机器人生态圈是拓斯达的愿景。他认为,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可能暂时难以占优势,而参与国内恶性竞争则可能陷入互相拆台的乱局,对整个产业都不利。拓斯达希望通过构建一个上下游共同参与、协力共赢的良性发展格局,来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
拓斯达依托强大的渠道优势和研发实力,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0多个办事处,拥有200多名营销人员,服务范围覆盖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先进制造业高地。凭借这一优势,拓斯达在集成商的角色上表现出色,其业务就像开餐厅一样,将上下游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从面粉到面包、再到餐厅的“三位一体”。
除了做好集成商的整合,拓斯达还致力于深化制造商的研发。吴丰礼表示,虽然借力很重要,但自身的发力也同样关键。拓斯达一直保持着高比例的研发投入,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143.60%。通过自主研发,拓斯达掌握了机械手的核心控制技术,并在伺服系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稳中求进,从“踩油门”到“踩刹车”
回顾拓斯达11年的发展历程,公司的快速成长与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制造业人口红利的消失,“机器换人”浪潮迅速蔓延。面对大好形势,吴丰礼却强调拓斯达要学会“慢下来”、“踩刹车”。
吴丰礼一直信奉“稳比快好”的经营理念。他讲述了创业初期的故事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强调了稳健经营的重要性。他表示,拓斯达要做一个“耐力型”选手,在追求发展的更要注重风险控制。这种经营理念使得拓斯达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发展。
拓斯达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强大的实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拓斯达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健康的机器人生态圈,为上下游企业创造共赢的局面。拓斯达也将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拓斯达:稳健成长,共享创业之路
在初创阶段,企业渴望快速成长。拓斯达在前几年如同飞速冲刺,业绩不断翻番,企业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尽管外界看来他们一直在加速前进,但拓斯达创始者吴丰礼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快中求稳”的策略。在创业初期,他极少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更多地依赖公司自身的实力与努力来实现高速发展。他和他的合伙人甚至宁可半年不拿工资,也坚决不引入外部投资,以确保公司发展的稳健与可控。
在自动化集成设计领域,拓斯达始终致力于团队的磨合与积累。随着后期导入的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高技术含量产业的深入发展,背后的研发支持显得尤为关键。吴丰礼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质量而非仅仅追求速度。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人员团队的迅速扩张,他选择放慢了发展速度,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试、磨合与优化。
吴丰礼有一个著名的理念,他称之为“拓斯达宣言”。他强调拓斯达不是一个简单的雇佣与解雇型企业,而是一个创业型平台。他倡导群体奋斗,群体成功,并始终坚持以分享为核心精神。这一精神在拓斯达的实践中的确得到了体现。尽管早期没有大量引入外部投资者,但吴丰礼非常重视员工的股权激励。上市仅三个月,拓斯达就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他解释说,分享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股份的分配上。他在拓斯达的股份从最初的80%降至现在的40%,但有200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核心人才从未流失。他进一步表示,公司股东之间的关系是战友关系,应该忠诚于客户和市场,而不是某个人。
价值观是管理的基石,价值观的统一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吴丰礼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董事长岗位上仍然坚持为每一期内刊撰写署名文章,以传播拓斯达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最近的一篇文章着重讲述了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吴丰礼有了深刻的领悟。他不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领导者,而是希望成为一个补位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补充。他坚信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实现真正的成功。拓斯达在他的引领下,稳健成长,共享创业之路,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