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即将到来 死亡不再是生命终点

机器人培训 2025-01-15 17:5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玛蒂娜的《虚拟人》向我们深入探讨了虚拟人的理念,引发我们对心灵电路本质的深思:究竟是生物的还是电子的,这真的重要吗?随着未来几十年的见证,我们将逐渐找到答案。

在探讨人工智能时,1999年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机器之心》中我预测,到2029年,我们将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这些智能体将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就像人类一样思考和生活。这一预测在当初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摩尔定律会有其终点,软件的发展会陷入困境,机器无法拥有真正的意识和自由意志。为了回应这些质疑,我撰写了《奇点临近》一书。

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并未因争议而停滞。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益智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表现出惊人的实力,甚至超越了两位人类冠军选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挑战,而是展现了人工智能具备广泛且精密的能力。沃森的知识库并非由工程师预先设定,而是通过读取维基百科和其他百科全书网站的自然语言文件获得知识。尽管它可能没有像你我一样详细阅读每一页资料,但它能够迅速整合大量信息,做出精确的判断。例如,它能根据两亿页文件迅速得出结论,贝拉克·奥巴马有极高的概率成为美国总统。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令人充满期待。我坚信,到2029年,人工智能将拥有像人类一样的阅读能力。这意味着它们将能够利用互联网整合人类级别的理解,并利用这种理解去学习无数份文件资料。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倡导未来主义的科幻电影如《终结者》可能给我们留下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印象。如果我们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其整个发明史,便会发现不同的结论。从延伸人类身体范围的工具到增强肌肉力量的工具,人类一直在通过技术突破来扩展自己的能力。今天的人工智能不再是少数人或组织的特权,而是数十亿普通人的权利。这种延伸将继续发展,直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成为现实。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计算设备将如血细胞般微小,融入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与我们的思维无缝对接。这样的扩展新皮质也许就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答案。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健康领域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战场。人造T细胞技术的崛起将极大地增强人类的免疫能力。传统的生物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无法识别癌症和致肿瘤病毒逆转录酶病毒,而现在,人工智能带来了非生物性免疫系统,这种全新的免疫系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最新软件应对新的病原体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机器人”已经成为我们扩展思维的新载体。这些微型智能设备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我们的大脑,与新皮质——思考的大脑外部层次相连接,并进而与云端建立联系。到了21世纪30年代,我们将能够借助云端的新皮质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新皮质作为一个拥有大约3亿个模块的自组织系统,在哺乳动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每一个模块都具有学习、记忆和处理模式的能力,以层级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结构。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物种灭绝事件后,新皮质的出现让哺乳动物得以快速适应环境并掌握新技能。而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大额头的出现更是让新皮质得以重要扩展,为语言、艺术、音乐、科学和技术等人类文明的瑰宝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们正站在新皮质扩展的边缘,人工智能的助力让我们得以“全副武装”地拓展大脑的能力。事实上,我感觉我的大脑已经在SOPA罢工时经历了一次变革。到了21世纪30年代,我们将直接把新皮质的范围从现实世界扩展到虚拟的云端,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并继续呈指数级增强。这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质变,让我们见证巨变的再次上演。

数字化永生,是不朽的未来的呼唤。碧娜?罗斯布拉特的机器人化身BINA48,是重塑真实人类的物理和精神现实的一个杰出代表。重塑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需要每秒进行10^14次计算,这一能力已经在超级计算机中得以实现,个人计算机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这样的能力。虽然人类级别智能的软件还需要时间,但在建模和重塑新皮质能力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指数级的进展。玛蒂娜?罗斯布拉特的Terasem基金致力于解决如何通过技术创造特定人格的问题,包括那些已经过世的人的人格。在电影《她》中,斯派克?琼斯以玛蒂娜和我关于数字化身和将过世的人带回现实的思想为灵感创作了故事。最终我们将能够访问并备份构成我们记忆、技能和人格的大脑信息。到了21世纪40年代,我们将能够同时拥有生物思考模式和非生物思考模式,非生物部分(主要在云端)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并完全理解并建模生物部分的思考模式。正如我们今天备份所有非生物部分的思考一样,生物部分的思考模式也将完全被备份和保存。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已经呼之欲出,而这一切都将迅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