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医疗机器人转化问题,解决临床痛点是关键
近日,医疗机器人论坛上有从业者提出疑问:“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数量超过海外,真的有必要这么多吗?”对此,东北证券预测,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不久的将来突破数百亿元大关。这背后的驱动力便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促使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玩家不断涌现。
政策的利好也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为例,未来新增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数量庞大,显示出国家对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重视。这并不代表国产手术机器人能够轻松获胜。
尽管市场规模在扩大,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以天智航的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为例,虽然已上市,但销量并不理想,亏损情况依然存在。许多企业在IPO阶段拿出与“达芬奇”对照的数据,但真正超越的案例并不多。销售不佳的背后,或许反映出临床价值的问题。对于骨科手术机器人来说,仅仅主打“打钉”定位功能的产品,其带来的价值增量究竟有多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近日北京中关村智友研究院举办的首届科技创变者论坛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在于提高生存质量,而整个临床发展与基础科研、工程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何提高技术性价比、拓展技术的普及度对实际应用都至关重要。
杨广中还特别提到了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过程中的“死亡之谷”。如果不能解决这个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企业和产品都会受到影响。他强调了临床痛点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核心,通过回顾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微创技术的反人体工学特性以及潜在风险促使了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过去的几十年里,手术机器人经历了四代发展,未来的趋势是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真正造福于大众。
对于创业者以及投身医疗机器人行业的人来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研究和产品真正突破“死亡之谷”,做出自主创新并在临床上真正应用定格,是他们需要关注的焦点。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如何将技术从不可能变为可能;二是如何将可能转化为实际产品;三是如何让这些产品普惠,真正造福大众。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市场再大也只是空中楼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术机器人已从第一代简单的工业臂改装,逐步进化至第四代智能化系统。在此过程中,手术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以直觉外科为例,其从专注创新开始,便不断将技术推向极致。从第一代面临诸多问题的手术机器人,到如今第四代智能化机器人的诞生,直觉外科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其成功的背后,不仅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更有着清晰的商业模式。一半营收来源于耗材,另一半则来自于机器人本体和维修,这种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为其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在股价的增长历程中,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市场接受期、镇痛期以及飞速发展期。尤其是在泌尿外科领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应用,再次证明了手术机器人在解决微创手术痛点、提升手术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任何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临床的引领和外科技术的储备。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同样如此。基础科研、临床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医疗机器人在工程技术、基础科研和临床发展方面相辅相成。这也再次强调了临床引领的重要性。
回顾1990-2020年间,医疗机器人论文的发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进步的时间节点与临床应用紧密相连。达芬奇的成功模式具有偶然性,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合适的技术与合适的临床结合,才能推动医疗机器人的真正进步。
如今,手术机器人在普外、腔镜手术等领域已经布局成熟,而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自然腔道机器人等领域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更多的创新思考。未来的手术机器人发展,需要解决更多的临床痛点,精准定位产品方向。
影像技术在手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先进的影像技术如多光子、双光子成像等应用于手术中,实现精准定位和跟踪,是手术机器人面临的重要挑战。新材料、仿生和生物杂交系统等技术的研究,也将为手术机器人的拓展提供新的方向。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对于年轻的创业家和投资者来说,关注应用和临床痛点,积累自主创新的技术,将是推动国内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我们也应认识到,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创新和积累,才能走向真正的智能化和临床应用。在创新的世界里,技术和时间的契合度堪称关键。正如达芬奇机器人的成功,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的精准。设想我们踏入未来,推出新的产品,创立崭新的初创公司,时间的脉搏必须被我们敏锐捕捉。既不能超前得让人难以理解,也不能滞后得错失先机。要在恰当的时间,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技术。而这样的技术,必须能够直击临床的痛点,解决真实的医疗需求。
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需要思考的不只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谁将成为使用这些技术的人,他们如何使用,以及如何提升技术的性价比,使其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我们所掌握的机器人技术,仅仅是冰山一角,是广阔海洋中的初级浪花。未来的机器人需要更加智能、更加普及,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我怀揣一个愿景:在每一个科室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每一次手术都有机器人的参与。只有这样,医疗机器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期望。
机器人培训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医疗机器人转化问
- 期待具备人性化的机器人,打开更多酒店服务新
- 扫地机器人“大变身”,“拓品”争霸谁将能胜
- 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共处的未来挑战与新思考2025
- 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谈“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机器人产业将带来新的红利 东莞有望成为“制造
- 丰田与谷歌“交易”波士顿动力的6大原因
- 安川机器人基础操作培训第七期来啦!
- 极智嘉携手UPS亮相Gartner,闪耀CeMAT Southeast Asia,
- 关于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一届
- 全市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效
- 2024世界芯片产业链峰会 5月10日于深圳向全球发出
- 聊天机器人的进化史
- 中国制造机器人迎来爆发期
- 极智嘉CeMAT惊喜不断!托盘到人方案首秀,纯视觉
- 博智林首次完成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