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经系统入手改造信号编码,两名截肢者重获手部触觉
上个月,Medgadget报道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进展,截肢患者通过高科技手段重新感受到了手指的存在。这项研究由芝加哥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他们利用压力感应器赋予机械臂特殊功能,让截肢者重新体验手部触觉。
在这项创新研究中,不同于以往在大脑中移植相关组织的做法,研究团队专注于手臂的正中神经、尺骨神经和桡神经的活动。这些神经的活动并不直接在大脑中发生,而是通过在截肢者的机械臂上安装压力感应器来实现。
实验过程中,研究团队与两名志愿者紧密合作,模拟常人手部的信号编码方式,并尝试不同的刺激频率和信号宽度。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发现了一些关键因素,能够让触觉更加自然,同时对神经系统信号的编程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从神经系统入手改造信号编码,使截肢者重新获得手部触觉。当外部刺激通过经皮导线传输到截肢者的神经中时,每个电极接头都会在截肢者已失去的手部的小部分区域产生触觉。
研究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论文摘要。他们发现刺激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对触觉强度的影响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人造触觉会让截肢者产生完整手臂皮肤上触摸凹痕的错觉。他们从刺激参数中提出一个名为激活率(ACR)的概念,它可以预测所有实验条件下人造触觉的量级。
实际上,这并非芝加哥大学首次研究假肢触觉。早在三年前,雷锋网就曾报道过一项由DARPA资助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猴子抓握物体时神经活动的变化,采用传感器加深脑部刺激的方式,研究物体触摸与脑部神经活动的关联,并成功制造出刺激脑部产生触觉的信号。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修复器械提供了高级的触觉可能性。
机器人培训
- 从神经系统入手改造信号编码,两名截肢者重获
- 本土“清洁机器人”,这次真叻!
- 美国又出新规,使用中国电池的美国电动汽车将
- 山西中泰在行动|巡检机器人上岗助力智慧化矿
- 政策为机器人“降火” 柔性化生产将维护产业平
- 吉林首例!机器人辅助下搭桥手术成功实施
- 合肥市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蓬勃发展
- DuckDuckGo进入Windows平台封闭测试阶段
- 项目“降级”,谷歌悄然放弃“Z 世代”人工智能
- 鼓励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推广应用 军口科技成果
-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与励展博览集团签订
- Pegasus混合动力VTOL概念飞机最远航程可达数千公里
- 我市装备制造向“智造”转变
- 高新造生物实验智能机器人年内投产
- 机器人助力自动化升级 推动行业从“制造”到“
- 简单的自动焊设备有哪些,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