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再获批 下沉市场会爆发吗

机器人培训 2024-12-16 14:05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终于迎来了重要突破。在2022年1月底,微创图迈与之前的威高妙手两款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相继问世,打破了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一创新成果为国内腔镜手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不久前,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的首席商务官兼资深副总裁刘雨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大医院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需求极为旺盛。据了解,仅2021年,医院的购买意向数量就高达1400台,而当前国内总装机量仅有260多台,市场需求与现有供应之间差距悬殊。随着国产产品的上市,预计医院的购买意愿将会更加强烈。

刘雨还提到,微创不仅关注三甲医院的需求,同时也看到了三乙、二甲级医院的市场潜力。在未来的几年中,图迈机器人在这类医院的装机量有望大幅度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上市将使得更多的医院和医生能够接触并使用到这一先进技术,从而缩小此前存在的需求缺口。机器人手术相对于常规腔镜手术额外的2-3万费用仍然是限制市场渗透率的重要因素。

腔镜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进程:从探索到突破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2021年,被誉为腔镜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元年,在这一年里,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取得了重大突破。

威高集团的妙手机器人率先拿到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第一证,并以腔镜手术机器人为主打产品的微创医疗机器人成功在港股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机器人产业上的明珠,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之路历经了近20年的探索。自21世纪初开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便资助了多个相关研发项目。其中,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这些项目的主要承接者之一。威高妙手机器人的成功研发,便是天津大学教授王树新团队与威高集团合作的结果。

2021年10月底,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威高妙手的注册申请,使其可用于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手术等。这一产品的上市将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医生疲劳,降低应用成本。这是对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

紧接着,在2022年1月底,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图迈也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审批,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图迈是首个获批的国产四臂腔镜机器人,其临床试验通过对标已上市产品达芬奇进行,纳入了104例受试者。国家药监局认为,图迈能提高术中主从操作的精度和顺畅度,缩短学习曲线,提高手术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图迈将大幅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这一系列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认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治疗费用。从综合药监局的表述来看,妙手与图迈的即将上市,将带来一场使用成本的革命。众所周知,达芬奇的售价曾高达2000万元,而妙手与图迈的售价尚未揭晓,引发了广大关注。刘雨将“图迈”与“达芬奇”的关系比作“华为”与“苹果”,表达了国产手术机器人将在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强调,虽然会承担起国产替代的责任,但并不会通过价格战来实现。

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上市之前,国内市场上仅有达芬奇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刘雨,这位自2008年起就担任达芬奇在中国市场的营销负责人,亲眼见证了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发展。从初创期的零星装机,到成长阶段的逐步扩大,再到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他对这一市场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市场进程,刘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是2008年到2013年,虽然装机数量较少,但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长期则从2013年到2018年,这一阶段装机数量大幅增加,手术量也显著增长。进入第三阶段,即从2018年开始的快速增长期,手术量大幅上升,同时国家明确出台了腔镜手术机器人的配置规划,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刘雨指出,国产产品上市后,由于价格等因素的考虑,医院对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需求将会超过基于达芬奇系统的需求。目前,大型三甲医院设备缺乏,能接受培训的医生数量有限。他举例说,某医院只有一台机器人供五个科室共用,使用机会有限。许多有腔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没有机会接受培训,这也是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量渗透率低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上市,未来将有更多的医生有机会接受培训,并参与到手术中来。这将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推动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这也将促进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产手术机器人也日益受到关注。面对国外巨头如达芬奇的市场竞争,国产产品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产产品也凭借其价格、服务等优势,在市场中占得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未来的市场布局中,微创医疗机器人展现出了广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

国产产品上市后,不仅要与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领导者达芬奇同台竞技,还要共同拓展市场。尽管达芬奇与国产产品的目标市场有所差异,但国产产品仍有机会在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据复星恒利证券预测,到2030年,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89亿人民币,复合增速高达15.1%,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中,微创医疗机器人凭借其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被期待能够打入更多的医院。除了大型三甲医院外,微创还计划向三乙、二甲级医院下沉。这些基层医院对购买腔镜手术机器人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因为它们认识到优秀医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精准微创手术治疗的吸引力。这些医院希望借助手术机器人留住医生人才和适宜的患者资源。

刘雨作为行业专家,对国产产品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三乙、二级医院将是微创医疗机器人的重要市场。虽然手术量上三甲医院仍占优势,但三乙、二级医院的手术量和高难度手术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期。为了推动这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微创医疗机器人已经在全国开设了10个培训中心,供医生学习图迈的操作流程。目前已有超过200位医生接受了培训,为未来的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创医疗机器人凭借其价格、服务等优势,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中的三乙、二级医院。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培育,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复星恒利报告深度解读: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市场推广挑战

近日,复星恒利发布了一份关于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报告,指出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成功突破了技术壁垒。这一创新技术的出现,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报告中提到,虽然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由于医院端的配置受到配额约束,未来短中期内的装机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尽管技术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腔镜机器人的设备、耗材以及服务费价格较高,也成为限制其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普通患者而言,高昂的费用可能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医保局已经将“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即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部分纳入医保,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尚未将机器人手术纳入医保范围。

一位最近在沈阳接受了腔镜机器人手术的患者表示,相比普通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费用要高近3万元。这对于广大患者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美国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渗透率在2020年为13.3%,而中国同期的渗透率仅为0.51%。这意味着,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何克服现有的挑战,将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仍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