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丨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科技老师与他的8位世界冠军
董皓老师,济南市中区育文中学的科技辅导员,他不仅亲手点燃了一群外来务工子弟的科技梦想,更是将他们带向了世界舞台的巅峰。他带领孩子们自己动手造起了机器人,不仅参与800余场机器人竞赛,更是培养出了惊人的成绩——8位世界冠军和20位全国冠军。他是一位为科技梦想倾注了整整15年心血的老师。他的工作室名字,就是他对未来最深刻的期待——“面向未来”。
育文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董老师,谢谢您!让我们这些平凡孩子们的梦想也能发光。”在董皓老师的引领下,这群孩子们在科技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挑战自我,成就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辉煌。他的付出和努力,不仅让孩子们在竞赛中崭露头角,更是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董皓老师对科技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机器人活动的研究中。他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充满创造力的科技人。在他的带领下,育文中学的孩子们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只要有梦想,只要努力,未来一定属于你们!他的工作室名字“面向未来”,就是对孩子们最美好的祝愿。董老师是一位为孩子们付出巨大的教育者,他对孩子们的训练总是全力以赴。每当训练任务繁重时,他都会坚持到深夜,甚至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晚餐,他的关怀与付出令人印象深刻。
在比赛前,董老师几乎将活动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吃住在其中,休息时间极短。就连传达室的大爷都常常开玩笑说,他们只知道董老师一直在工作,却不清楚他何时下班。这种敬业和付出,让人肃然起敬。
有一年,董老师面临着巨大的个人挑战。他的父亲病重住院,妻子怀孕待产,家庭重担压身。他仍然坚持着照顾家人和训练孩子们。在这样的压力下,他带领学生们在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选拔的现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共获得9金4银以及两项团体第一。
多年来,董老师带孩子们参加了一场场比赛,获得了一次次荣誉。他培养出了8位世界冠军,这些孩子们心中有梦,眼中闪光。每一个成绩都凝聚了董老师的汗水和心血,他为此感到颇为欣慰。
董老师的梦想并不止于此。他的心中装着更多有科技梦的孩子们。多年来,他带领学生参与各级机器人竞赛活动800余场,荣获市级以上奖励500余项。他们取得了国际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3枚,技术奖5项;国家级金牌36枚,银牌19枚。他的工作成果丰硕,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众多,其中包括6位“省少科院院士”、1名“齐鲁小名士”、3名“济南小名士”。他的付出和贡献不仅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也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董皓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教育者,更是他们探索科技的引路人。他与孩子们一同踏入了机器人制造的奇妙世界。为什么他们选择亲手打造机器人,而非购买现成的产品呢?很多人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在机器人竞赛日益火热的当下,国内外赛事往往现场命题,要求学生现场组装机器人并进行编程调试。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购买厂家提供的机器人套装更为便捷,易于取得好成绩。但董皓老师却坚持认为,让学生经历机器人从无到有的过程至关重要。
董皓老师深知,自主设计和改造的机器人不仅能节省费用,更关键的是可以根据比赛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作出性能更优、运行稳定、适应性强、便于拆装的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更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一直用心呵护着孩子们的“科技梦”。十几年来,他和学生们在有限的预算下,仅购买主机和传感器,便设计出了搬运、救援等各类机器人80多种,其中两款甚至荣获国际机器人设计特别奖。
董皓老师用实力和行动证明了,只要给予足够的创意和热情,即使是最简单的材料,也能创造出无限可能。他不仅是孩子们的导师,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伙伴。在董皓老师的引领下,这些孩子们在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董皓:启发创意,科技点亮外来务工子弟的“梦”
深入了解董皓,你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位机器人制作高手,更是一位擅长启发学生的创意导师。他擅长将废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通过创新的方式赋予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
在2010年,董皓为了提高足球机器人的防撞性能,巧妙地将旧安全帽进行改造并加装在机器人身上。这一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性能,还赋予其独特的美学设计,引起了多家公司和媒体的关注。学生们亲昵地称他的机器人为“甲壳虫”。而在机器人灭火项目中,董皓自主研发的伸缩式火焰搜寻传感系统更是成为众人竞相模仿的焦点。
董皓不仅关注机器人竞赛的精英学生,更关注那些在科技领域怀揣梦想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济南育文中学,这群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科技梦。能参与竞赛的学生只是少数。对此,董皓坚信这些孩子同样拥有无限的潜力,他们也能掌握先进技术、体验科技的乐趣,甚至在世界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
为了普及科技教育,董皓将重心转向了机器人课程的开发。自2008年起,他便开始尝试将机器人课程纳入学校教学体系,进行课程的研发。他不仅教授技术知识,更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他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机器人的构造和原理,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有趣、实用的应用。
董皓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他的课程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科技的海洋中畅游、探索、创新。他的工作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科技的乐趣,更为他们点亮了未来的道路,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董老师的教育之路可谓历经坎坷。他首先自主研发教材,接着尝试机器人虚拟教学,最终成功引入实体机器人教学。在2016年,学校成立了由他负责的课题组,开始研发人工智能创客课程,并在全国电教课题、济南市十三五课题中成功立项。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让他自主研发了《面向未来》校本课程体系,为这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每一个学子敞开了科技的大门。
董老师的科技课堂与众不同,他不仅仅将数学、技术、科学、工程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注重创意创新、思维训练和独立思考的培养。艺术、社会、环境也被他巧妙地融入课堂,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在董老师看来,国家需要人才,更需要具备人文情怀的创新型人才。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为了让科技更加贴近生活,董老师还把科技从室内搬到了户外。
2018年,董老师设计并实施了济南育文中学首届科技露营节,以“科技探究和户外露营”为主题。孩子们在露营灯设计和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的过程中,收获了一次难忘的露营体验。这次活动后来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项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后,应孩子们的强烈要求,董老师又连续举办了四次露营节活动,参与人数近400人,让更多的孩子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深度学习。
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董皓不仅致力于实现学校孩子们的“科技梦”,更是将关怀的目光投向了更多孩子的梦想。他倾力推广科技创新,其影响力已超越校园的界限。为了普及科技知识,董老师创立了自己的公众号,精心制作微课并上传至免费网络平台,让每一个热爱科技创新的孩子都能自由获取,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在董老师的工作室中,汇聚了来自各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其中包括上海的知名校长和大学院士。他们因仰慕董老师的工作成果而前来参观、学习和交流。这些国内知名的教育和科技专家对董老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凭借着卓越的教育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董老师还将他的科技课程带给了湖南湘西等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一双翅膀。他的事迹,不仅鼓舞了无数孩子追寻科技梦想,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机器人培训
- 德国排爆机器人:技术细节与实际应用如何
- 智能机器人管理电子文档
- 机器人可送快递也可走迷宫 上海中小学机器人竞
- 如何有效管理工业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 联想发布自研工业机器人 5G远程控制 有手、脚和
- 机器人导游亮相锦州世园会 首开方言解说先河
- 节卡机器人官网:如何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技术
- 中国机器人网在线平台概览:最新资讯与技术分
- 百度AI机器人尖端技术突破与革新概览
- 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关于发布
- 唯一跻身全球前10的国产机器人 打破日德的垄断
- IBM和AMD宣布达成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推动云上加密
- 重庆KQP50空气炮 电厂用空气炮
- 智造双福 产业新城一路疾行
- 常德鲨鱼机器人招聘新人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