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工业数字化转型,如何破局?
在广州的里工实业番禺园区智能工厂内,一排排生产线上活跃着名为“高寻”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按照预设的路径,自主在车间内移动,忙碌地执行任务。被称为“高侍”的无人值守机器人精准地与机床协同工作,实现自动化运转。整个车间仅需两三名工作人员,甚至还包括一位59岁的老师傅。
这个场景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的努力。自1985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走过37个春秋。早期的里工实业主要以生产橡胶圈为主,但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家能够研发并制造AIoT装备的领先企业。他们的产品系列包括高侍无人值守机器人、高寻复合自主移动机器人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等,无一不体现了其在科技领域的深厚实力。
近年来,里工实业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开始了工业“智造”的新征程。他们着手研发机器人技术,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管理手段的数字化。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使得企业面对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有了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大省的广东,正经历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化数字化大潮。里工实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或许能为更多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这家企业在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传统的制造业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产线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到成功吸引人才驻足:一家企业的转型故事
今年59岁的韦师傅,是里工实业生产车间内一位经验丰富的机器管理师。他在传统的手工车间工作多年,后转型至里工实业的数控车间,成为了一名机器人管理师。这一转变,不仅让他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也让他亲身体验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魅力和效率。
韦师傅感慨万分,以前在传统手工车间,他需要亲手把零件放进机床加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环境艰苦。如今,与机器人并肩作战,不仅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残次率也大幅下降。机器人的运用,让制造过程更加精准、高效。
招工难、用工荒一直是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职业排行中,生产制造类职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这一严峻形势让许多制造业企业忧心忡忡。
在此背景下,里工实业的总裁李卫铳深感人才流失的严重性。他提到,现在制造业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而愿意进入制造业的人却越来越少。甚至有些职业技术学院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取消了数控专业。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里工实业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吸引力。公司也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这样的举措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制造业,也成功留住了原有的员工。
在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呼吁“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这一呼吁也反映了社会对制造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关注。里工实业的转型故事,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推行数字化转型,才能吸引更多人才驻足,解决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无论设备多么高端,无人生产仍是徒劳
里工实业曾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的困境,但自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以来,这一难题得到了极大缓解。智能产线的应用,不仅大幅减轻了产线负担,也解放了工人的双手。产线的智能化带来了产效提升的也给业务和组织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里工实业的业务具有定制化属性,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非标准化定制需求。为了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里工实业的管理层在管理和组织架构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到了2020年,他们引入了钉钉,将组织管理相关的审核流程全面线上化,这让业务运行更为流畅。
在过去,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专属点检表,员工需要定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线的数据反馈周期长,达到8个小时一次。这不仅增加了人工记录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对产线状态的实时监控。里工实业利用钉钉开发的低代码产品“宜搭”自行搭建了MES系统。通过这个平台,生产的各个环节一目了然,异常情况可以快速被工程师察觉。更重要的是,生产数据的刷新频率提高到了每天超过200次。
数字化转型以后,里工实业的人员流失率从五年前的65%降至5%。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明确表示,他们采用机器人和进行数字化转型,并非为了取代员工,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如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工人,都切实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与效益。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里工实业公司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家公司拥有一支由219名员工组成的团队,然而产线员工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每年需要向客户交付价值高达1亿元的产品,这一重任的实现得益于机器人技术与数字化的完美结合。通过引入机器人和数字化手段,里工实业的产能已经提升了35%,这一巨大的进步令人瞩目。
这场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减少的产线工人中的一部分已经成功转岗成为机器人工程师,这也为里工实业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遇。公司数字化的步伐不会停歇,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生产线的自动化,而是整个生态链的智能协同。
正如里工实业的领军人物李卫铳所言,“确定性”是数字化带来的最深刻体会。在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装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他们对数字化的需求尤为迫切。数字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数据预测整个生产情况,明确哪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哪些资源分配不当,进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数字化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在实践中,李卫铳意识到工业化的本质其实是制造能力的数字化。虽然使用机器人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但如果不能对后续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仍然无法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例如,数控机床使用多年后积累了大量数据,但在许多传统工业企业中,这些数据并未被充分利用和提炼分析。打通数据链条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随着工业互联和数字化转型概念的兴起,不仅仅是里工实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许多互联网大厂也纷纷涉足相关业务。他们为工业企业提供软件和云服务,助力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里工实业正在通过数字化浪潮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工业领域的企业用户对数据的敏感度极高,因为数据往往承载着商业秘密。在复杂的产业生态中,上下游的竞合关系使得数据的运用成为关键。工业企业和数据服务商之间存在的信任壁垒,成为双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对于制造业厂商而言,企业的数据如同商业命脉,绝不会轻易透露。而从互联网大厂的角度,获取这些数据需要深入的现场调研,成本高昂。非工业产业的从业者往往难以洞察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无法精准识别出有价值的信息。
里工实业首席运营官黄元园强调,实现产业互联网的进步,首先需要数据的驱动,但这还不够,还需要丰富的工业知识和对产业、工艺等领域的深刻理解。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黄启阳指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在于数据的流通与整合,但在传统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常常因为选择了不同的供应商而导致服务壁垒,这对后续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搭上数字化工业转型的“快车”呢?在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资金不足和社会融资难等问题,它们更容易受到冲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寻求与数据服务商的合作,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社会也应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技术支持,助力它们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在今年的第27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中小企业部长视频会议中,APEC的部长们达成了共识:数字化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他们认为,数字化不再是解决难题的额外选择,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这一观点在定制化、柔性化、离散型的生产制造企业里工实业身上得到了体现。
里工实业一直采用小批量生产模式,业务覆盖汽车、航天等领域,产值在2021年达到了惊人的1.1亿元。他们深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000万元,占企业总产值的15%。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去投入研发。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转型的困境,他们有心无力,无法承担昂贵的生产设备成本。对此,李卫铳表示,数字化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企业高层的大力推动。如果能有服务商提供更为廉价的数字化方案,让企业通过简单的软件实现部分数字化,也是一种有效的过渡方式。
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一线科研人员的参与。与此不少互联网大厂裁员的现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人才引进机会。对于里工实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捡漏”的好时机。他们可以通过引进这些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来加强自身的研发团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随着制造业对数字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那些被互联网行业淘汰的人才可能会成为制造业争夺的焦点。这不仅为制造业带来了新鲜血液,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舞台上,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的角色也极为关键。今年,我国颁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一个重要目标:加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该规划提倡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并努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步伐。
黄启阳专家指出,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应当充分利用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广州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为例,这种平台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GPU等资源。
近期,广东省科技厅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手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强调了加大产业集群企业的培育力度,着重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为了提升产业生态的完整性,通知还提出了建立完善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体系,包括培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这不仅彰显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