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器人已突破1万亿国产品牌还有机会么?
导语 据了解,日本工业会会长、川崎重工业董事桥本康彦在一次会议上表示,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突破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大关,并预期2019年将比上年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
近日,日本机器人工业会会长、川崎重工业董事桥本康彦在一次会议上表示,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突破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大关,并预期2019年将比上年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
成绩可喜的背后,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虽然在自动化投资热潮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需求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但日本工业机器人总出货额开始下降,在2018年7-9月总出货额同比减少了5%,时隔9个季度的下滑,主要是出口主力的对华出口减少近2成,对整体产生了影响。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日本工业机器人单月订单额就减少0.6%,时隔24月同比下滑,尽管订单额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触顶下滑迹象明显。
可能对华出口下滑也有受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需求减弱以及汽车行业转型下需求变化的影响,这种变化是否也受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正在崛起的影响?此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输出国,主导着整个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我国,以发那科、安川为首的日本机器人占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长期高达30%以上。
中国目前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下的我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长还在继续,这种背景下国产机器人企业还有机会爆发么?
近几年,为了有机会在未来竞夺机器人市场,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导向,鼓舞了大批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对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的大量投资,中国作为工业机器人最大消费国下的广阔应用市场也吸引着国内机器人厂商的争相布局。
前期国产机器人扩张一路高歌猛进,但在2017年的国内工业机器人持续销量上升、国产机器人产量上升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出现反转,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五年以来下降,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只剩下不到27%的市场份额。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国产机器人前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持续放缓,过去一年里,国外机器人企业加快加布以合资企业、独立建厂等多种方式积极扩充产能。
除了竞争加剧,在内的原因也不少,我国虽然已有800多家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但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公司主要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缺少核心的技术能力,产品只能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且利润微薄。,凭借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很多机器人厂商依然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大量的扶持和补贴,让许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涌入。在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底端产能,国内机器人产业走向了低质量的重复建设。
,工业机器人成本近年来也在大幅下降,据预测,工业机器人的成本预计在2015~2025年间下降65%。,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而言,前几年靠着性价比以及渠道压货模式占据市场份额的方法也会失灵。
中国式补贴也总有告一段落的时候,“打铁还需自身硬”,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产机器人挑战与机会并存。
工业升级的复杂性需要缓慢的技术积累,工业机器人也是如此,落后别人的技术差距与硬件实力,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和经验积累。工业机器人市场机会是被所有人看好的
一是,人力成本的增长导致机器人换人的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机器人的价格也在逐渐下调,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会只增不降,
二是,目前工业4.0的热潮日渐增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发展,工业机器人也将更好的集成到工厂自动化的系统网络中。
从2012年工业机器人爆发以来,才持续了不到5年时间,日本有着长达10年高速增长的经验走势,我国正在使机器人行业往更深度,更全面的领域发展。相信在多种因素的引诱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提速,步入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发展期,或将比第一次浪潮还要热烈。
机器人培训
- 德国排爆机器人:技术细节与实际应用如何
- 智能机器人管理电子文档
- 机器人可送快递也可走迷宫 上海中小学机器人竞
- 如何有效管理工业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 联想发布自研工业机器人 5G远程控制 有手、脚和
- 机器人导游亮相锦州世园会 首开方言解说先河
- 节卡机器人官网:如何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技术
- 中国机器人网在线平台概览:最新资讯与技术分
- 百度AI机器人尖端技术突破与革新概览
- 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关于发布
- 唯一跻身全球前10的国产机器人 打破日德的垄断
- IBM和AMD宣布达成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推动云上加密
- 重庆KQP50空气炮 电厂用空气炮
- 智造双福 产业新城一路疾行
- 常德鲨鱼机器人招聘新人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