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制造的“南通样板”

美女机器人 2020-03-02 08:45www.robotxin.com机器人女友

本次论坛以“引领产业创新转型”为主题,由市政府和中国工业协会主办,来自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大咖们集聚一堂,研讨产业转型升级之策,探寻智慧南通和制造强市的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抢抓变革机遇,推行分类指导

论坛期间,不少专家就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由此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战略咨询中心专家延建林教授指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大势所趋。其中,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关键,智能化是方向。智能制造市场潜力巨大,南通应抓住建设上海“北大门”和智能制造成为科技革命核心力量这两大机遇,顺势而为,实现“南通制造”的智能转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智能车间25家、市级智能车间40家。中远川崎、中天储能2家企业获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天科技特种光纤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彦国认为,这些成绩说明南通发展智能制造“有基础、有条件、有样板”。

他建议,今后,南通应实行“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的分类指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规划智能化方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他透露,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将与南通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智能制造服务商,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在全国推广智能制造的“南通样板”。

立足企业需求,实现三大智能

智能制造的最终实施主体是企业。在南通,已经有大生集团、中天科技、联发纺织等一批企业成功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与销售利润的同步提升。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已经投产,生产效率是一期的10倍。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洲介绍,企业在探索实施智能制造之路时发现,集约、精细、智能是三大关键。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引进自动化设备、机器,而是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迎合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要求,让工程技术人员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打造出针对性强、最适宜于企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系统,必须避免出现引进的智能系统、设备无法与企业生产需求匹配的现象。

对于企业如何实现智能转型,延建林提出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产品智能化,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生产智能化,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让制造业向规模化集成制造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三是模式智能化,利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实现制造业组织模式,产业模式及生态体系的变革。”

开展专业合作,加大政府引导

如今,许多企业选择与专业化机构合作构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认为,专业研发机构不仅能颠覆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且能够实现营销模式、发展定位等多层次的智能化改革。例如,他们通过信息化体系,帮助一家起重机械生产企业解决了产品制造的系统升级,提高了工艺稳定性,,销售模式也从传统装备销售向租赁服务转型,通过去存量、引增量,解决了过去产品无市场的困局。

他设想,未来要与南通金融机构联手,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服务企业,以产融结合方式加快产业整合,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智能转型。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杨永杰教授所在的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对南通的制造企业展开了摸底调查,先后帮助中远船务、万达锅炉、中天导线等多家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实践,他认为,推动智能制造要找准企业痛点,摸清企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学研合作。“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到远程控制,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等,都要根据企业实际来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方案。”他说,南通中小企业面广量大,很多企业智能改造的主动性不够强,也缺乏改造基础和资金,这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帮扶和产业基金的引导,也需要专业机构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构架的设计,几方共同努力才能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步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