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科技货运服务商G7宣布5年投放10万台智能挂
近日,科技公司G7在上海宣布,对旗下智能挂车产品“数字货舱”进行功能升级,通过加强AI量方、载重监测、冷机主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对传统卡车运输全流程中的无线温感、远程控制、震动监控等15项IoT功能。
“数字货舱”是G7于2018年推出的智能挂车。(图片来源于G7)
G7计划,到2025年,通过提供融资租赁、先租后买等方式向市场投入10万台智能挂车“数字货舱”。与此,结合全面升级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帮助物流车队的资产管理效率提升20%。
这代表着G7正在从过去给物流公司提供单一的IoT智能设备(硬件),逐步转为提供硬件、软件、平台等一体化服务。
以智能挂车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业务只是G7的业务之一。G7立足于公路物流行业十年,从基于GPS信息的车队管理saas服务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智能装备、网络货运(结算)、安全保险等三大核心业务。截至目前,平台上已连接了180多万重卡,服务了7万家货主和物流公司。
G7已获得普洛斯、、道达尔、淡马锡、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厚朴投资、宽带资本、钟鼎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在上一轮于2018年10月完成的3.2亿美元融资中,曾创下全球领域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G7还允许物流公司、司机通过只租不买、先租后买等方式使用这些智能挂车,而无需购买,这在国内还是一种新兴模式。
现场发布的《2020中国挂车经营性租赁市场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从全球范围内获取挂车的方式来看,挂车的购买模式占比约65%,融资租赁模式占比约19%,经营性租赁模式占比16%。而国内挂车行业中采取经营性租赁模式的占比仅为1.3%,远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处于起步期。
截图来自《2020中国挂车经营性租赁市场研究报告》
虽然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也有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快递公司,但中国的挂车市场整体非常分散,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车队、个体司机。公路货运市场的竞争激烈。在疫情冲击下,中小物流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
《报告》指出,相比挂车融资租赁模式,经营性租赁模式的初始投入成本低30%,更为灵活,资产管理压力更校过去两年来,以G7、东方驿站、中集集团旗下的挂车帮等为代表的挂车经营性租赁平台开始兴起,通过不同的方式切入这个市常
目前G7旗下的“数字货舱”累计交付7567台挂车,在2019年前三季度,占国内挂车租赁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58%左右,位于行业第一。
“我们的智能装备业务本质上是用技术手段帮别人管资产,所以最核心的就是要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才能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从而提升资产回报率。”据张杰龙介绍,G7未来五年计划投入市场的10万台挂车,只占这个行业1%的规模。中国的物流装备市场(包括牵引车头、挂车在内)是一个存量规模大概为5万亿元左右的市场,而且每年的新增市场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
G7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整体实现盈亏平衡,智能装备业务的收入表现不错。G7公司CFO张杰龙在采访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们今年对智能装备部门不止一次上调了预算,年底的财务结果会比预期更好。”
与此,G7也积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组建合资公司,整合各方的优势和技术,从而完善自己的能力。
例如,2018年4月,G7联合普洛斯、蔚来成立嬴彻科技,专注于开发智能挂车配套的车头;2019年6月,G7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成立天津吉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专注于冷链车队资产服务。
从市场来看,两年来,G7数字货舱累计服务了包括京东、顺丰、德邦、百世等不同领域的1000多家物流客户。现有客户还主要集中在快递、快运领域的头部企业,目前正在扩展至冷链、大宗等更多细分市常
G7公司CEO翟学魂在发布会上预测,“五年之后,智能资产服务模式将会变成主流模式,G7和其他企业加在一起将占据超15%的市场份额。”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