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成物联网“毒瘤”

服务机器人 2021-05-31 15:19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没想到主流购物平台的虚假信息也这么多,消费者出于对平台本身的信任,往往对其真实性深信不疑,从而上当受骗。”上星期刚刚因为一则发布在某著名二手交易平台的诈骗信息而被骗走2万多元的张先生对南方日报记者一脸气愤地说,再这样下去,消费者都不知道信谁好了。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虚假信息一直是网友们深恶痛绝的“毒瘤”。虚假信息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利益驱动,加之平台本身的品牌认知度和后台信息保密制度也会成为这些信息发布者实施诈骗的天然屏障,网友对其进行识别的难度非常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快建立实名制体系和征信系统的完善,加强信息平台的管理和监督,或是打击虚假信息的唯一出路。

现象

主流平台也有虚假信息

日前,美国加州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做出判决,电商网站亚马逊网上商城提供虚假搜索结果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权保护相关规定。据悉,亚马逊搜索结果显示的一些商品并没有在其网站销售,而亚马逊提供虚假搜索信息则是为了获取搜索流量或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他相类似产品。将亚马逊告上法庭的是洛杉矶的一家小型手表厂商,这家厂商认为亚马逊的诱售法行为已经侵犯了商标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在国内,类似问题同样严重。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与大型网商本身直接提供的虚假信息相比,一些第三方在这些网络平台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现象在互联网上更加泛滥。由于信息管理工作的不完善,无论是小众平台还是知名网站纷纷中枪,无一幸免。信息量巨大的分类信息网、房地产网站和电商平台们也常常因各色虚假信息遭用户举报,时时身陷舆论漩涡之中。张先生上个星期在国内一家大型分类信息网站便遭遇到骗子发布的虚假二手电脑交易信息,进而在骗子精心设置的重重圈套下,主动把2万多元现金分三次打到了骗子的银行账号上。骗子成功骗得张先生的转账后,马上便把钱从银行账户转移到支付宝,然后再通过N个账号进行分流、消化。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分类信息网站中,虚假房源、虚假招聘、虚假二手商品等各类虚假信息也混杂其中,消费者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知乎网友刘馨瑞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分类信息网站找租房信息,他发现网上发布的图片跟自己实地看到的完全不同。中介给予的解释是“时间来不及,我把小区另一套房的图片放上去了”。网友“江南风”想在网上二手平台上购买二手iPad air,在二手交易板块搜索后,发现一个最为便宜的,卖价2500元,联系后卖家要求使用快递担保交易,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上网一搜“快递、担保、二手”等关键字,发现是近期流行的诈骗手段,卖家要求买家付款的快递公司其实和卖家蛇鼠一窝。

除了分类信息网站外,电商平台也成为了虚假信息的重灾区,工商总局便曾多次指出电商平台在对第三方商家准入方面把关不严、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在缺陷。电商平台上虚假促销信息、虚假商品等现象屡见不鲜。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广、发布快和追踪难等的特点,也使得不法分子频频借助互联网来散播虚假信息。

分析

利益驱动使虚假信息泛滥

“互联网上的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网友的切身利益,背后是网络诈骗分子在作祟。”据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虽然表面上看不少虚假信息可能无伤大雅,背后的危害却是极大的。“现在那些货不对板的房屋租售广告太多了,看看也就习以为常了,还有一些信息其实就是广告。”在不少网友看来,对虚假信息的危害仅停留在“与我无关”的层面。

“很多网友并没有在意,因为轻信虚假信息而泄露了个人信息,虽然没有马上引发危害,却埋下了定时炸弹。”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今年以来包括汤唯、李若彤和俞小凡等知名影星纷纷遭遇电信诈骗,其中俞小凡更损失高达800万人民币,其根源就是因为虚假信息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而给不法分子通过电信诈骗带来了机会。手机管家安全专家分析此类案件后表示,此类诈骗先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安局电话(+区号+110,+区号+公安局电话)拨打用户手机,接着以涉嫌诈骗洗钱、法院传票、信用卡透支、邮包藏毒等方式恐吓受害人,接着再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对方转账;也会通过木马病毒的方式,直接控制用户电脑进行转账操作。

除了不法分子通过虚假信息进行犯罪行为外,对于广大网友而言一些正规网站的虚假信息更加具有隐蔽性。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电商年中大促中,促销大潮也引来虚假信息大潮,电商平台的价格欺诈现象颇为显眼。价格先提再降、商品使用“原价”等不明概念诱导消费者等情况在各大电商平台极为普遍。

广州市民薛先生在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6·18大促中,他发现某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为了给促销半价造势,一台小天鹅洗衣机,从5月底的1998元,6月初提到2298元,两天后又提到2998元,此价一直延续到家电促销当日降至半价。在电商年中大促销活动后,国家发改委更发文解释新实施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对“虚假优惠折扣”等作出详细解释,提醒电商平台不得出现虚假促销。

建议

杜绝造假需“双管齐下”

“作为互联网平台,有时候对虚假信息的存在也是无能为力。”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类信息网站业内人士表示,分类信息网站在信息发布的流程规定上已经不断地完善,对于诸如招聘、销售等的信息内容也都要求具备相关资格的主题才能够进行发布,由于涉及到线下实体的商家主体,平台很难全程监管线下商家对信息内容兑现方面的完整程度。“对于发布招聘信息,网上平台只能通过对发布主体的相关证照进行验证,如果是一个存心为了诈骗而存在的公司,网上平台并无能力辨别。”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网上平台也在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计划,据悉,58同城就推出消保计划、引进支付宝,实施先行赔付计划,成立信息质量部,专门负责平台上的信息监测和质量改善,对平台上信息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为用户在浏览信息时提供信息真伪参考,对于发现的虚假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对受害者进行相关赔付申请管理。而房产O2O平台链家网更是宣布投入4亿元建立“真房源”标准化,以保证其平台房源的真实性。

“平台的监管是杜绝虚假信息的重要保障,征信体系的建立更是关键。”互联网分析师丘懿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网络平台对信息发布者的监管只能以相关的证照作为基础,由于如今国内互联网领域缺乏公开互通的征信系统,导致一个骗子身份证或者一个骗子公司的营业执照可以在多个平台多次发布虚假信息,这对于网民而言的危害可谓极大,也无法根治虚假信息这个顽疾。”丘懿聪认为,只有将征信系统和平台监管两手都抓,才可以真正杜绝虚假信息的继续蔓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