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富士通物联网战略重心在校园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产业的核心之一。随着国内领域资源向该地区的进一步聚集,未来该地区的产业还将进一步提速。
作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高校与企业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发展主要区域的长三角地区,富士通此次再度联合江苏大学,为其提供相关实验设备及软件,包括适用于消费类电子的MB95200/300系列单片机,以及针对汽车电子领域推出的适用于汽车仪表板、车身控制、汽车资讯娱乐和其他CAN相关应用的16位开发软件以及具有广泛应用范围和前景的MB9B506系列处理器(Cortex-M3内核)开发套件。这些设备及软件将帮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研究。
此次合作的江苏大学,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内早期从事“RFID应用”、“传感网安全”研究并获国家级课题资助的单位。江苏大学研究特色十分鲜明,主要致力于传感网可生存技术研究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生存技术用于企业产品升级。由江苏大学主持研发的“无线传感网可生存技术及其无线测振产品”获机械科技进步二等奖;北方室内暖气“温控-消防”一体化也已产品化,温室农业、车辆等相关应用研究也在积极开展。
联合实验室成立典礼上,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致开幕词,富士通半导体副董事长Fujisaku先生出席并致辞,富士通半导体亚太区市场总监王珏先生发表了题为“富士通半导体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活动现场,学生们对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等踊跃提问,也就富士通汽车电子领先全球的技术开展交流。
富士通半导体亚太区市场总监王珏先生表示“江苏大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上都成绩斐然。富士通非常高兴能与江苏大学携手,在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并在培养跨专业、富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中通力合作,促进科研发展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
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也表示“联合实验室成立,预示着富士通与江苏大学合作的开始,是富士通对我校人才培养关注的开始,也是我校师生全面了解富士通的开始。联合实验室获得的不只是一批设备,更是热情与信心,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共同致力于的学习与研究,充分利用富士通提供的产品和设备,培养出高水准的毕业生。”,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詹永照更是对江苏大学工程专业教学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他强调江苏大学重视工程专业教学,是最早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单位之一;由江苏大学撰写的教材《工程概论》,是全国第一本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为其全面了解体系,建立系统认知的专业教材;学校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特别为该专业设立了“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旨在融合工程教育理念、计算思维和应用,培养出跨专业、富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
揭牌仪式结束后,双方共同参观了联合实验室,并计划在实验室的基础之上广泛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