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无智能就无未来
当一切都开始智能,生产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在徐冠巨的两个案例里可以找到答案。
一个案例是“小辣椒里的大乾坤”。贵州遵义是世界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在那里,集贸市场仅是提供一个交易场所,没有系统的服务。通过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支持,打通辣椒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链条后,损耗可降低50%,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另一个案例是“零转整后的零库存”。在汽车制造产业,过去,供应商、仓库和配送线路分散,汽车配件需要以天为计时到达;现在,通过平台提供汽车零部件从采购、运输、仓储、分拨到配送的系统解决方案,到达时间能够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逐步实现了零库存。
这是传化用数字技术服务生产制造的样本。我国一年产生的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1.1万亿,占GDP的14.9%,是发达国家的2倍,背后原因是物流供应链体系没有协同好。“我们的传化智能物流平台,通过为专业物流公司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水平,进而服务生产制造降本增效。”徐冠巨介绍。目前,传化平台的服务,已经给许多地区、行业带来改变,但这仅仅是开始,要把全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好,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共同来努力。
拥抱数字服务就是拥抱明天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智能制造的国家命题。徐冠巨认为,智能制造需要智能服务,谁拥抱数字服务谁就拥抱明天,并给出了传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中国货运网”,搭建价值共创和共享平台,数字技术,发展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形成强大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服务好生产和制造。
是搭好实体平台。在全国各大城市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让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流通有枢纽中心集散,打通主动脉。
是实现数字连接,提供智能服务。通过智能系统,把工厂的货、路上跑的车、物流企业、物流中心和仓储、支付与金融服务等供应链上各主体连接起来,形成组织协同。
传化依托大数据和算法,通过智能排线、智能派单,实现货与车的自动匹配,让卡车减少无效行驶和空载;通过智能云仓,实现货与仓的分布式调度,提升仓储资源协同效率,让客户体验“有需即达”;通过智能代收付,实现货与款的安全快速交易,让货款无忧,并做到“当日达”。
是开放共享。开放基础设施,供整个行业共享;汇聚各类围绕生产的服务,供广大制造业企业共享,形成新生态。
智能的终极目的是普惠大众
为生产制造搭建服务体系的想法,源于传化从事30多年制造业的切身体会。徐冠巨抛出多个场景采购部门为找到性价比好的原材料,要一家一家比较;物流部门为组织运力和货物及时到达,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计划很难准确地安排……这些离智能制造还很遥远。
发挥数字技术作用、建设物流供应链体系就有了更大作为。现在,全国每年有价值230万亿的货物在流动,这构成了国家实体经济运行的主要基础。减少大量重复无效的流动,能够让整个经济运行体系更加有序和高效。“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够给国家带来万亿级的新增效益。”徐冠巨说。
在徐冠巨看来,智能即服务,其终极目的是普惠大众。“过去,数字技术很好地服务了我们的生活与消费;未来,数字技术会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产与制造!为智能制造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共享新技术,共创新价值,这是数字技术的新使命和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