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口中的“新主角”:人工智能和它的投资
当所有人把中短期的眼光放在和其应用上的时候,任正非却说是小儿科,人工智能才是“正主”。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既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尖端科技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同样,人工智能也被誉为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寻找落地应用场景成为核心要义,2019年,国内77%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其中安防和金融领域市场份额最大,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爆发潜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的相互融合,智能经济时代的中国有望通过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实现弯道超车。
有意思的是,因商汤,旷世等几大人工智能“门阀”缺席资本市场,有关人工智能的资本狂欢,仍然处在“无的放矢”的阶段。
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早已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可以看出在世界主要大国纷纷抢滩人工智能制高点的环境下,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决心。
全球范围内,中美“双雄并立”构成人工智能第一梯队,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紧随其后,构成第二梯队。,在顶层设计上,多数国家强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政策、资本、需求三大方面为人工智能落地保驾护。
作为后起之秀,我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发展之路几经沉福但自 2015 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支持政策,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技术自动化方面。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借助人工智能新技术实现自动化,将节省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创造新市尝新就业等促进市场更加繁荣,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缔造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来自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胆提出,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普遍采用,可能会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提高一倍。报告估计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将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总增加值(与GDP近似)年度增速分别提高到4.6%、3.9%和2.7%。
对于我国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或许还扮演弯道超车的角色。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金融、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但从具体实际应用来说,制造业可能是最快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蓝海领域。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我国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产业的升级也让我国制药业由低端转向中高端,中高端技术是关键,而中高端技术一直由欧美掌握,由于中高端技术占据了整个产业链中的绝大部分利润,这也使得欧美国家对高端技术的封锁。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企业升级提供了便利。
,以格力、美的为代表的白电龙头企业拥有行业海量的数据,充沛的资金;二是在生产力水平急需提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已经将自动化引入工厂,享受到了降低成本的效益。,制造业既是人工智能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领域。
除此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红利、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基矗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从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增长,并于2015年开始大幅增长,达到28022项,2018年中国共计申请人工智能公开专利达3万项。
所以,中国既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人才基础,也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需求。如李开复所言,人工智能是中国引领全球的巨大机遇。
国内AI头部图谱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商业落地期较早,以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为首的科技巨头注重打造于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细分场景运用的垂直生态,市场整体发展相对成熟;而应用层是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也在国内AI分布层级占比最大。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9年,国内77%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其中安防和金融领域市场份额最大,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爆发潜力。
得益于广阔市场空间以及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且在产业化应用上已有部分企业居于世界前列。例如,中国AI+安防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分别占据全球智能安防企业的第一名和第四名。
2018年AI+安防软硬件市场约135.3亿元的产值中,视频监控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近90%,成为AI+安防的主赛道。其中,端侧市场规模超过38亿元,占28.3%,中心侧市场规模超过74亿元,占54.8%。
而在AI+安防的核心战场公共安全领域,总市场规模约93.1亿元,其中端侧市场规模约13.8亿元,占14.8%,中心侧市场规模约66.5亿元,占71.4%,边缘侧渗透有限,占比较小,约3.8%。
据艾瑞统计,2018年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科技投入约为1604.3亿元,较2017年增长10%,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的AI相关投入约占10.4%,为166.8亿元,较2017年增速为42.9%。
保守估计,到2022年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科技投入将突破3700亿元,AI相关投入占比将达到15.6%,超580亿元。
银行业是AI相关应用的主要投入方,占比70%,大部分通过外部采购方式获取AI服务,其中对基础设施层投入占60%,在AI应用层投入占40%,约39亿元,硬件部分(以AI摄像头和人证比对机为主)占三分之一,软件部分(以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平台为主)占三分之二。
在方面,汪滔创办的大疆,只用7年时间就到了世界第一。2017年大疆的销售额达到了180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消费级市场的70%。2018年大疆在美国的估值已经突破240亿美元。
除了应用层场景居于世界前列,中国也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技术型人工智能公司。
2018年中国AI创业公司的融资总额是1131亿人民币。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赛道,“CV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合计拿到其中200多亿占总额的五分之一,这足以体现它们的竞争力。
2018年9月份,商汤科技斩获软银愿景基金10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直逼6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AI独角兽公司之一。商汤科技通过开发核心技术,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芯片、医疗图像、等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落地应用,将AI+“赋能百业”。
2012年,旷视科技拿到联想之星的天使轮融资后,几乎每年拿下一轮新融资。目前已经取得10亿美元估值,跻身全球最有发展前景的100家AI公司。2014年以前,旷视定位是开发者服务平台,主要产品为Face++;从2014年到2018年,旷视的主要精力转向To B领域,开始了“AI+行业”,在这个层面下,安防、金融和出行是旷视的三条主要业务线。
产业的头部化“隐喻”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预计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与大部分基于硬件设施的产业不同,人工智能基于算法与云算力形成竞争力,其导致行业空间虽然较大,但细分领域容量偏校技术领先度是一切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自2015年开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不断深入布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339亿元,增长率达到56.2%。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
除了市场规模增长之外,2014-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得到爆发式增长,2018年超过1000家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参与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白皮书》显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总体融资规模从2015年的458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189亿。
与融资金额相反的是,新增人工智能企业却在逐年下降。2016年新增人工智能企业达到179 家高点后逐渐下降,2017 年179家,2018年151家,一方面表明资本市场对AI投资也日趋成熟和理性,一方面则表明头部化趋势导致后进企业竞争力难以与现存企业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9年Q3,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2845起投融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3583亿,获得融资金额最多的领域为人工智能行业当中的应用及平台使用,占全行业的31.83%,该领域的融资事件案例数也最为突出,说明行业中资本最为看重好人工智能各类技术的应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尚未上市,或是由于AI产业经济效益目前仍然处在低位,或是适配科创企业的上市规则,估值体系和服务能力尚不到位导致AI企业的上市意愿不强。CV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AI龙头企业至今无一上市,上市计划亦不清晰。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