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品侵权,谁承担责任?
2016年1月20日,一辆特斯拉轿车处于“”模式中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特斯拉轿车当场损坏,司机不幸身亡。
2016年11月,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台名为“小胖”的机器人发生故障,突然打砸展台玻璃等设施,不仅砸坏了部分展台,更甚至导致一人受伤。
2018年3月19日,美国桑纳州坦贝市19日发生一辆优步(Uber)自驾车撞死一名女子的车祸。这是全球首宗自驾车撞死人的交通事故。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产品逐渐应用到了各个行业,汽车、、机器人流水线等等,人工智能产品毁坏财物、致人损伤事件频发。我们在反思自然人与人工智能产品的关系时,如何认定人工智能产品侵权责任无疑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人工智能在全球高速发展,我们目前正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将处于这个时代,人工智能仍无法同于“人脑”。,人工智能是否向自然人和法人一样肯定法律主体资格,答案是否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一旦侵权,仍应当纳入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其本身不存在侵权责任承担问题。
人工智能侵权,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法律规制大多见于《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等。人工智能不同于一般侵权,人工智能涉及到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主体众多,应当区分不同环节以及主体。
//
- 设计、开发环节-
人工智能如果还在设计、开发环节发生侵权纠纷,设计或者开发者应当承担责任。根据产品侵权原则,此时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人工智能虽然不同于一般产品,当其未在法律上被定义为由独立法律主体资格的,其应当涵盖于“产品”范围内,适用一般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 生产者 -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时生产者承担也应当是无过错责任,如果人工智能产品是因为在设计、开发中存在缺陷,设计或者开发者应当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此时应当证明其设计、开发存在过错。
//
- 销售者 -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现在,除了设计、开发、生产者,涌现出很多专门销售相关产品的销售者,如果因为销售者的过错导致人工智能产品发生侵权行为的,销售者应当在其过错范围承担责任。
//
- 使用、运营者 -
科技的发展不是束之高阁,科技只有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体现其意义,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一样只有运用于实际,其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因为使用或者运营者的使用不当、操作不当或者存在故意运用人工智能产品侵权的情况,使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有新问题涌现,现行的法律在适用仍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因为无论是从侵权责任、版权保护、隐私与安全都亟需建立较为完善的。
作者 眷诚法务 吴小娟
图片 网 络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