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之后是AI之战 中美AI人才争夺火热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据分析,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高达70万,中美两国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尤为活跃。在情报通信技术(IT)领域的争夺中,两国正围绕主导权展开激烈的贸易竞争,而AI人才抢夺战已经拉开序幕。
日本的《日经新闻》报道,中美两国在多个AI子领域如自动驾驶、大数据分析、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系统等展开谍战般的争夺。全球IT巨头谷歌为了吸引顶尖AI学生,在中国北京设立了“谷歌中国AI中心”。与此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AT也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阿里巴巴成功吸引了曾参与亚马逊无人超市项目的任小枫博士,而百度则挖来了曾在微软担任全球副总裁的陆奇。
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揭示了AI领域人才短缺的严峻现实。腾讯的研究机构发布的“AI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企业AI人才的需求达到100万,但目前仅有30万人才供给,供需之间差距悬殊。尽管全球有370个AI研究机构,但每年的人才培养数量仅为2万,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纷纷展开人才抢夺战。
在这场中美主导的人才争夺中,日本面临着明显的劣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IT产业薪资吸引力不足。美国IT产业薪资是全产业平均薪资的2.4倍,而中国和印度则是7-9倍,而日本仅为1.7倍。面对这种情况,《日经新闻》呼吁日本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和吸引AI领域的人才。
这场全球AI人才争夺战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凸显了各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竞争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AI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各国需要加大在AI教育领域的投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应对未来全球AI领域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