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产业转型结构调整 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是重心
在南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变革正在蓬勃展开。仅在2015年,南海便引进了超千万投资项目达到惊人的395个,总投资额高达684亿元。其中,投资额度超过一亿元的重大项目有85个,这些项目的投资总额更是突破了惊人的五百亿元大关。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佛山五区中名列前茅,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南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实属不易。南海区区长郑灿儒对此深感自豪,他明确表示:“这一成绩为南海开展下一步发展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有能力走出创新提质的第一步。”
南海的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大规模的投资上,更体现在科技的创新上。例如,南海区的中南机械成功研制出了金属3D打印机,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加速了高端医疗设备项目的开发。而仅仅相隔43公里外的佛山高新区园区内,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二期工程也已启动,标志着装备制造行业的狂飙正在南海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酝酿。
南海正逐渐摆脱草根经济模式的束缚,致力于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正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中南机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依靠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该公司正聚焦高端医疗装备项目,特别是人工关节和牙齿的3D打印市场。与此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启动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理念和全新的产业需求,推动了汽车制造、3D打印、机器人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
除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南海的现代服务业也在加速集聚。林氏木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家家具电商行业的领跑者正与九江镇合作,打造一座集设计、研发、生产、仓储和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家具电商创意产业园。南海不仅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也着力加速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推动“品质南海”建设。
在电商的助力下,南海的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升级的变革。电商成为许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器”,推动着实体经济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沈海泱表示:“虽然今年实体经济面临挑战,但电商却逆势上扬。”
南海也不断推动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南海制造”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不断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不久前,南海元素如藤编、陶艺、平洲玉器、纺织服装等,在广州国际创意设计周上大放异彩,独特的“南海馆”设计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欧阳波,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及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认为在传统制造业转型期,南海企业的创意需求更加旺盛,并紧密贴合产业发展。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梁惠颜更是透露,计划举办南海创意设计周,促进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南海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当下,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正在南海蓬勃发展,这背后展现的是南海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坚定步伐。
双轮驱动,撬动南海经济增长新动力
凭借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力量,精铟海工在今年5月成功登陆新三板后迅速进行定向增资,以每股16元的价格增发625万股,成功募集1亿元人民币。董事长李光远表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流动资金补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解困。
南海区过去一年的努力方向是为制造业插上现代服务业的“翅膀”。去年11月,佛山以南海为核心,围绕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立全国首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探索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金融高新区作为南海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载体,已引进众多重点项目和企业,为南海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回顾过去,南海依靠粗放型生长模式积累了原始资本。如今,受土地、环保等资源限制,南海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梁维东指出,金融业、法律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正是南海转型的必经之路。
南海致力于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筑巢引凤,推动本土产业结构转型。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南海规模以上工业和高技术制造工业的增长均超过预期,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梁维东在最近的微访谈中表示,先进制造业的增长意味着产业层次的提升和市场增长性的提高。对于南海来说,经济发展的核心依然在于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