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先生 七大观点 全面剖析新时代汽车产业政策新思维

服务机器人 2025-02-10 09:36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汽车制造业的未来走向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此,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组委会、湖北省机械行业联合会以及湖北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于3月14日下午联手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网上直播交流会。这场主题为“疫情下的汽车制造业,将何去何从?”的交流会通过装备嘉族平台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惊人的7350人次(含回放)。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前副巡视员李万里先生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以“产业政策为汽车产业保驾护航”为主题,围绕七大观点,全面解读了新时代汽车产业政策的新思维,为汽车制造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李万里先生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历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汽”项目开始,到现代汽车工业体系的建立,汽车产业政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我国汽车制造业无法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变,也无法确立汽车大国的战略地位。

然后,他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汽车产业政策需要新的思维。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差异化、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已不能满足汽车制造业的需求。为此,必须推动汽车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接着,李万里先生强调了激发各要素主体活力的重要性。汽车产业的重大变局为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技术路线的选择、新模式新平台新业态的创新以及企业的定位。为此,需要推动具有体制优势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企和外资企业担负起产业链消费端的重担,形成网状交织的产业生态环境。

他还指出大交通格局将促使汽车市场有进有退。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汽车市场预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制造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争取在多式联运模式中的无缝衔接节点。

李万里先生强调了能源结构调整对汽车新能源进程的决定性作用。随着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能源结构的调整将推动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

这次网上直播交流会不仅是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是探讨汽车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未来,随着第21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的举办,相信汽车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观点一: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观的深度探讨

在讨论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中,李万里先生对能源观的来源提出了深入的思考,他聚焦了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能否达到50%,以支撑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效能是否达标。

非化石能源发电的具体构成是什么?这其中,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各自占据怎样的比例?这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具有重大意义。

提高煤电效率的可能性有多大?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否在煤炭利用上实现更大的突破,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观点二:疫情下的汽车市场与产业洞察

李万里先生详细分析了疫情对汽车市场和产业的影响。

在市场层面,他认为突发性事件对经济的影响虽然显著,但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相比,更容易解决。疫情缓解后,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将得到释放,经济将迎来恢复型反弹。汽车市场作为经济领域的活跃部分,预计会有明显的复苏。

在产业层面,李万里先生指出,尽管疫情带来挑战,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中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与供应链,其稳定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疫情而受到影响。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更为深远,可能改变市场形态、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格局,加速优胜劣汰的进程。

观点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下的汽车产业链新要求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由中央国务院印发,其中对汽车产业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李万里先生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自主:核心技术的掌握是关键。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确保产业链的自主性。

可控:市场是产业链发展的基础。要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完整:针对尚未成熟的新型产业链,如智能网联汽车,必须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防止出现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缺失风险。特别是对于新型产业链,如智能网联汽车,不仅要“要求所在”,更要“要求所有”,确保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