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蛋糕到底有多大

服务机器人 2025-02-06 10:07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智能制造:新时代的产业革命与智能机器人的崛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正在引领一场产业革命。这种新型生产方式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拥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更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战略。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我国智能制造的未来5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劳动力就业思维的变化调整,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优势开始逐渐松动。这一转变促使许多生产型企业逐渐向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这种转型并不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衰落。相反,这正是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分层化、低碳化发展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智能机器人的作用日益凸显。

实际上,我国的机器人研发起步并不晚。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发机器人,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到“863”计划,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一直在稳步发展。如今,汽车、电子工业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军事、精细外科和危险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将逐渐展开。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工信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集群。

尽管我国在制造业规模上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与市场和技术相比,我国制造业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方面,仍然受制于人。市场和技术是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化瓶颈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国内机器人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仍依赖进口,如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产品。这是因为这些部件的加工精度与数控机床等设备的精度密切相关,而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智能机器人的支持,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为制造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将见证智能机器人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创一个全新的制造时代。《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国家正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系统的集成、设计、制造、试验及检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及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加大攻关力度,并致力于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再次强调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规划旨在大力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的系列化产品,突破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壁垒。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战略显示了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并为未来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将逐渐替代传统劳动力,其高效率将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促使劳动者向更高端的产业转移。

智能机器人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机器人成为推动整个转型过程的重要力量。据国际机器人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亚洲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需求增长率居全球之首,而中国以惊人的59%的增速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最大的国家。

尽管过去五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增长迅速,但从使用密度和应用比例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预测报告显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在未来几年将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预示着智能机器人产业即将进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

专家们指出,虽然中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市场起步较晚,但国内装备制造业正经历从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的转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高端制造业回流和低端制造业转移的现状,中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机器人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行业的驱动,未来对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