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代人 东莞工人怎么办 辞八千月薪工作转型机器人技工

服务机器人 2025-01-22 12:28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导读:东莞,作为制造业的重镇和传统用工大市,其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悄然变化。随着“机器代人”的浪潮席卷而来,普通工人的需求在逐渐减弱,而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却如春潮般涌现。尽管“机器代人”的高潮尚未真正来临,但敏锐的嗅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开始觉察到未来的趋势,并主动寻求转型。

在东莞这片热土上,变革的种子已经种下。就在今年,伦子祥、钟海波等人纷纷辞去了他们原有的工作,投身到机器人技工的行列中。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机器人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机器人相关的职位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45个,这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这一数字足以说明,东莞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预测,“机器代人”将导致“结构性失业与技能型工人短缺并存”的局面。这意味着普工的就业难度会增加,而技工的需求则会激增。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传统技工的觉醒和转型的决心。他们选择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在东莞的街头巷尾,你总能感受到这股变革的热潮。许多工人已经意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并选择了转型。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们渴望成为机器人技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他们的决心和勇气让人钦佩。

“机器代人”也带来了人才问题。尽管有大量的工人选择转型,但机器人技工的需求仍然远远超出供应。东莞智通人才的数据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供需的不平衡使得机器人技工成为了“香饽饽”,他们的待遇和前景都非常乐观。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

目前尝试转型的工人仍然以传统技工为主。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基础和行业关联性强的优势率先觉醒并成功转型。但普通工人的转型并非易事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技能。然而即使面临困难他们也没有放弃的希望和梦想让他们勇往直前。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意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并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培训机构也开始闻风而动。他们纷纷开设培训课程帮助工人提高技能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工人成功转型成为机器人技工为这个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浪潮中来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早在《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发布时,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便敏锐地洞察到,随着技术革新引领的“机器代人”浪潮的推进,广东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在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月均达到了惊人的17.5万人次。这一数字反映了普通员工在机器人应用技能方面的不足,以及高端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的极度匮乏。

那么,对于那些无法顺利转型为机器人技工的普通工人来说,他们的未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无疑是“机器代人”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焦点。在东莞这座积极推动“机器代人”的城市中,预计每投入20万元的机器更新,就能减少4.5人的用工需求。以此计算,该市每年预计将减少约4万名的普工需求。

东莞智通人才总裁办经理王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招工逐渐变得“挑剔”,背后正是“机器代人”带来的效应。她观察到,随着制造业岗位的减少和服务业的兴起,许多普通工人开始转型进入电商、设计和物流等服务行业。“就业市场整体稳定,但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工人来说,‘就业难’的问题确实存在。”

数据显示,在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岗位平均每个季度减少22.54万个,但与此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第三产业岗位平均每个季度增加25.18万个。这一增减相抵消的结果表明广东推进“机器代人”并不会导致大规模失业。

《报告》也警告说,“机器代人”带来的智能化改造可能会导致低素质劳动力局部失业和普工“就业难”。“十三五”期间,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以及失业人群的生活保障将是一大挑战。预计广东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总就业量每年仍会增加约15万人。

东莞劳动力就业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快速调整和磨合的过程。“普工‘就业难’和技工‘招聘难’现象反映了这一现实。”一位专家表示。数据显示普通工人参与技能培训以及流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在加快,某些岗位甚至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表明在机器人时代的大潮下,劳动者正在积极适应变化,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