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之变到思维之变浙能集团探路国企数字化改革新赛道
近日,浙能天然气调控中心正式开启集中调控试运行模式,这标志着其智慧天然气管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作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企业,浙能集团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
通过数字化手段,浙能集团正在深入推进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集团聚焦数据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围绕数据能量释放进行深入探索。在生产现场,机器人搭载可调谐激光测甲烷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展自主巡检,大幅提升了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站场控制系统集工况分析、智能控制、故障综合预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展现了浙能天然气运行公司智能天然气站场的生动场景。
浙能集团按照浙江省委省和省国资委的要求,近年来在数字化“新赛道”上持续投入,开展数字化“132”工程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该集团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引擎,全方位推动企业治理能力的提升。其“一网智防”天然气智慧管网应用成果作为国企数字化改革应用典范在浙江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进行了展示。
智慧赋能不仅改变了民生服务运营体系,更彰显了“效率之变”。在浙能燃气青田公司,“燃气安全一网智防”体系受到基层员工们的好评。这项应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项目,解决了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发现慢、定位难等行业难题。浙能集团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其开发的国内首家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业务销售系统,打造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的综合供能服务站零售新模式。
除了服务创新,浙能集团还通过智慧赋能生产运营体系提质增效。以天然气运行公司为例,其管网地形复杂,巡线工人工作难度大。如今,随着智慧管网的推广,新系统具有无人机巡检寻线速度快、发现问题快等优势,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浙能集团还利用无人机一键自主巡查,并与光纤、地质灾害等系统联动,实现了空、天、地多维一体化感知。
除了对内的效率提升,浙能集团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作为浙江省内第一家实现区域性远程评标的企业,其采用的“集中招标+在线投标+异地评标”模式大大提高了招投标工作效率。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和党建数字系统的升级改版也展现了数字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浙能集团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智慧赋能不仅提升了生产运营体系的效率,还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作为国企数字化改革的典范,浙能集团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浙能集团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全面革新。通过开发建设全集团集中部署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统一整合了资金流、物资流与信息流,为集团的决策层和各级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持。这一系统的成功实施不仅集成了综合计划、全面预算等重要模块,更融合了内外部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创新地建成了智慧能源调度平台和客户管理平台,使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在此基础上,数字化风控系统的建设,更使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
负责人自豪地表示,浙能集团凭借不断的科技创新,探索出了企业、市场、三方结合的最佳路径。一方面,集团以创新科技为核心,积极打造数字化应用系统,荣获了多项荣誉和专利,部分技术更是国际领先。另一方面,集团也不遗余力地拓展新市场,构建天然气管网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企业、行业和国家标准。与部门的协同也开创了燃气行业的新局面,提升了燃气安全整体智治水平。
在数据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核心要素的背景下,浙能集团更加重视数据的治理和挖掘。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集团成功打造了大数据资源中心,并基于这些数据资源开展深度的价值挖掘和高效利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也同步进行,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其中,“火电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研究”更是入选了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团还设立了数字科技公司,专门承担数字化项目的实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推动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展望未来,浙能集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和机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积极对标行业一流企业,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132”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最佳实践,为国企数字化改革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