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本土人才是江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石
当前,人工智能已在交通、工业、金融、教育、销售、制造业和医疗等行业应用,到今年智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那么如何让江西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抢占先机?
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因为属地高校和研究所的优势,培养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这些地方的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江西则处于追赶者的行列。从2018年到2019年,全国共有215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江西有9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
相比较北京、上海等地,江西无论是引进人工智能企业还是孵化人工智能企业,都应更多地培养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目前,江西有9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按照每所学校每学年培养100人计算,江西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为900-1000人,仍有一定缺口。
那么怎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分前沿专精型人才、技术娴熟型人才、初级应用型人才。江西产业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技术娴熟人才,才能支撑最前沿的技术落地,让智能技术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只有强化江西本地高校教师和学生培养,才能实现产业需求。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不能局限算法系统芯片某个特定的点,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智能软上融会贯通,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要以应用为驱动,提高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比例,更注重提高人才的动手能力。
2018年之前,智能系统能力培养还存在“三座大山”,分别是没有参考的课程、没有现成的师资、没有成熟的教材。陈云霁最近两年逐步解决了这3个问题,推出智能计算系统教材、课程、全套课件和师资培训,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据悉,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即将在南昌大学开设。通过提供更加贴近产业前沿、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供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持续、规模地为江西输出人工智能人才。(陈化先)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