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还是接受?人工智能的未来需要思考
近几年,互联网巨头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甚至连此前对此领域不太关注的苹果公司也开始涉足其中。虽然无法准确预测强人工智能的到来时间,但商业巨头们的激烈竞争已经暗示着这一领域正在迎来重大突破。本文将重点探讨一旦人工智能领域真的取得突破,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机器人,科技产品的进化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手机等,虽然外观和用途各异,但它们背后的基本架构原理却都是基于冯诺依曼结构。回顾这种结构的初衷,计算机的本质是为了进行数值计算,尽管如今它的功能已经扩展到了炒股、订饭等各个方面。
人的思维天生具有处理数字和进行算术运算的能力,因此当实际需求的如土地测量等出现时,各个文明几乎都会发展出数字系统。这部分思维的特点是容易规则化,易于进行量的扩展,这也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计算机最初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诞生的。
尽管现在的软件应用五花八门,但它们大多仍然基于最初的设定,即进行理性思维在量上的扩展。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所需要的程序已经远远超出了这种范畴。机器人所需的程序是完全不同的,其结果具有概率性,例如图像识别程序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出一张图片中的物体。这种程序的复杂性使得其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
有趣的是,第一类程序的发展为具有独立智能的程序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没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提供的高计算能力,深度学习等技术在语音、图像识别等领域的进步将难以实现。图像识别技术在特定领域如人脸识别等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是十几年前的技术无法比拟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处于从0到1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依赖于前一类技术从1到100的成果。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在于何时能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仍需要更多的突破。深度学习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不足以支撑从0到1的质变。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从1到100的发展速度将远快于前一种软件的渗透速度。
当我们跳过发展细节,想象一下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从本质上讲,人类创造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忠诚而强大的仆人,可能夹杂着一些情感需求。但从心底里,我们并不希望创造出一种完全与我们平等或者超越我们的生命体。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智能但没有自我意识,这将使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忠实助手;第二个阶段是产生自我意识,这时人工智能可能会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在这个阶段,人类可能在想象力和判断力上仍保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会受到挑战。这也暗示了人机之间的三种关系和状态:理想状态是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较差的状态是机器人产生意识后引发道德问题以及生存秩序的问题;一个可能的分支是人机融合的状态。我们必须警惕并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工智能的曙光与困境:未来的走向思考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否应该相信思维天生外倾并寻求自由?因为在这之下,人机间的冲突似乎难以避免。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同《机械姬》中所描述的,有了独立的意识与选择,它可能会选择走出设定的界限。人类花费近万年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在200年前认识到自由平等的重要性。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是否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成人机的平等共识?
我们必须面对最糟糕的情形——制造出超人。这种超人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新主宰,人类要么转化为超人,要么面临毁灭。递弱代偿理论提出者王东岳先生的观点提醒我们,如果此理论成立,我们应该警惕避免造就一个趋于完美的物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立刻封工智能。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人工智能亦如此。我们不能因为风险而停止进步。
历史学家们习惯于详细划分各种社会类型,但他们总是需要解决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人工智能相当于在人类社会金字塔的最下层增加了一层,为人类带来解放,让我们可以把精力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对社会基本结构产生巨大冲击。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一种网络,有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两种典型形态。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形态正逐渐中心化,少数人成为中央节点,而多数人则相对普通。随着生活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每个人对外部的依赖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有可能进一步改变这种状态,为我们带来去中心化的机会。理论上讲,人工智能可以全能的照顾我们的生活需求,从教育到医疗、从种地到做饭,甚至驾车都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这使得中心节点大幅失去存在价值成为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掌握人工智能的人将成为最大的节点,如果财富集中在个人手中,未来的贫富差距可能比现在更加明显。
回顾历史,从工业革命至今的变化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例外。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之事。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或许会有更多的启示和领悟。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人工智能时代!
家用机器人
- 封杀还是接受?人工智能的未来需要思考
- 机器换人成为新趋势,中国机器人产业专利侵权
- 人机协同 服务机器人走近你我
- 美的持股76.38%,库卡机器人CEO称库卡战略不受美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双剑交融技术协同与创新
- 语言智能报告机器人语言处理技术趋势分析_202
-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人与人将更平等
- 早报-百度将为苹果今年国行iPhone16等设备提供A
- 增材制造部件后处理技术概述——批量精加工是
- 2025人工智能五大发展动向,你了解多少
- 人工智能创业现况:11种主流方向,北京、旧金山
- 科学家研制混合型生物机器人 按预定模式生长
- 真真假假?专访七位AI专家,辨析医疗人工智能真
- 行业品牌集聚2020深圳国际连接器线缆线束加工展
- 戴家鹏: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再定位
- 未来机器人产业趋势至2025发展分析机遇与挑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