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智能装备业“冲锋号”迎来工业“智造”升级战
在科技浪潮之下,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其前沿的技术和产品,重塑着制造业的未来。想象一下,仅仅通过拍摄牙齿的影像,经由网络传输和三维打印技术,你就可以拥有一颗全新的牙齿,这正是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所引领的工业4.0革命所带来的惊人场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向记者描绘了这一未来生活的蓝图,而这一切都源于工业4.0的巨大推动力。
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广州市已经明确了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策略,计划到2020年培育出一个千亿规模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为此,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整合国内外资源,集中引进了一批新项目,重点扶持了一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珠三角乃至全国输送智能装备,而且成为广州的“智能大脑”,为广州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其中,瑞松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瑞松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为广汽乘用车开发了20万能扩地板总成机器人焊装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能够实现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车型切换。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瑞松科技还推出了价格亲民、性能可靠的智能装备设备,使得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也能轻松加入工业4.0的浪潮。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这一趋势的见证者。他们自主研发的第5代全自动旋转式吹瓶机与传统机器相比能够节省高达20%-40%的能源。他们的机器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饮料、化工、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这些国产自动化设备以其高性价比赢得了国际品牌客户的青睐。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还解决了高危和重负岗位的“招工难”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引领一场制造业的革命。他们不仅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而且通过鼓励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使得更多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能够享受到工业4.0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目前,这些企业的智能装备已经遍布珠三角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打造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之城正逐渐成形。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纷纷在此落户,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智能制造的熊熊火焰。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等领军企业纷纷在此投资建厂,ABB等知名机器人公司也纷纷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这不仅是产业技术的升级,更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在此氛围中,国内高成长性机器人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发总部与制造基地相结合,高技术研发与科技产业化并行不悖。瑞松科技、明珞汽车装备等本土企业不仅积极打造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而且大力建设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和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这一区域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关键零部件到下游应用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智能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如此,“机器人之城”的崛起也吸引了众多高端科研院所的入驻。国机集团成立的国内唯一一家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落户科学城,总投资达10亿元。其十大研究中心涵盖了设备设计、制造、可靠性评估、安全保障等全流程,为广州智能装备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也选择在此落户,紧贴企业,为智能装备企业保驾护航。
这片热土上,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瑞松科技园的兴建、巨轮股份机器人全国总部的打造、新松机器人华南基地的建设等,都预示着这一区域将成为全球机器人的重要生产与应用基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制造业招工难、产能低等困境,推动工业4.0的实现。未来,这里将成为智能制造的摇篮和前沿技术的展示中心。在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诞生,机器人之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智能装备研究院的工程师们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他们都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谢少锋解释道:“研究院就如同一个专业的诊断机构,能够针对各种企业难题进行深入的‘体检’和‘诊断’,然后开出精确有效的‘药方’。”
那么,这家研究院究竟能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呢?谢少锋给出了以下答案:“产品返修率过高、环保节能方案制定、电脑软件管理难题、企业网络遭遇黑客攻击,还有元器件的质量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院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的难题。”对于共性挑战,智能装备研究院会提供引导性和示范性的解决方案;而对于独特的个案问题,我们会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与此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也打算在这片区域大展拳脚。他们计划投资建设国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部及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项目。该项目的检测研究工作将由集团旗下的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承担,总投资预算为2.4亿元,预计将在约2万平方米的改造场地上进行建设,并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
周成就表示,开发区和黄埔区在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上,非常重视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他们鼓励并推广自主品牌的也密切关注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改进。为此,该地区大力引进技术人才,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不仅邀请国内外技术专家来此交流,还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欧洲、以色列、美国等地进行技术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