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
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鹏城实验室主任。他见证了并推动了中国计算机行业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其主导下,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20项,覆盖人工智能、视频编码与分析以及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特别是他带领的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凭借完全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水平,为此荣获了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和团队主导制定的AVS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更是被全球超高清产业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
人工智能,这场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已经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与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与布局,我国也在全力构筑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那么,究竟何为人工智能?它将如何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又如何在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
人工智能,这个只有六七十年历史的新兴领域,又被称为人造智能,通过机器人、计算机等载体展现出模仿人的智能。其中,有两个重要概念: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如果这种智能系统的功能、能力和人相当甚至超越人类;另一个是专用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只能执行特定任务的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10位年轻学者,包括许多图灵奖和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达特茅斯市的一个暑期研究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列出了人工智能领域需要研究的各种问题,并形成了前沿的报告,这一年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接下来的20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模拟大脑工作,主要在逻辑推理等更高层面模拟。这一阶段取得了数学定理证明这一珍贵成果。但后来人们发现仅仅模拟大脑来实现人工智能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于是,人工智能逐渐从高潮跌入低谷,学者们开始反思并尝试研发对社会有影响力的系统,如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等。
在图像分类领域,人工智能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到了2015年,系统的错误率已经降至革命性的低点——仅仅3.6%,而人类的平均错误率仍然保持在5%。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的功臣是中国学者孙剑,他带领团队提出了残差网络技术。该技术不仅在图像分类上独占鳌头,在围棋领域也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基于这些深度网络的强大技术,弱人工智能的应用与产业化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深入的发展。
关于人工智能的成长历程和特点:
人工智能已经迈入了全新的时代,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转变正在加速进行。感知智能,如我们所体验的面部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人工智能正努力超越一般的感知智能,向着更高层次的认知智能进化。
在追求人工智能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两大技术路线的挑战:类脑计算和量子计算。现有的计算机在处理更大规模或认知相关的人工智能以及强人工智能时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寻找新的出路,其中类脑计算和量子计算是两大有前途的领域。类脑计算模拟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追求更高的能效比;而量子计算的潜力更是无可限量,尽管目前仍需稳定其系统并克服诸多不确定性。
人机混合智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我们处于一个智能形态转变的时代,人与机器的合作越来越普遍。机器擅长处理数据和工作流程,而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人的介入则能提供宝贵的直觉和经验。这种人机混合的智能模式为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道路。
在应用驱动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先技术后应用的模式,而是应用拉动技术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警惕人工智能的社会属性所带来的问题,认真面对人与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并对其进行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关于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从全球视野来看,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并纷纷发布符合自身国情的人工智能战略。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超级大国之一。我们拥有坚实的基础研究投入、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广泛的行业应用以及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四大优势护航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支持、海量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青年人才储备。
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短板。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端器件的研发能力也有待提升。有影响力的开源开放平台和相应的高端人才仍然是我们所需要的。
未来布局:
面对快速变化的未来,我们需要明确布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强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的研究是关键一环。提升高端器件的研发能力也是重中之重。建立有影响力的开源开放平台并吸引高端人才是当务之急。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创新,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并推动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在技术的浪潮中,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第一个惊人的变化是计算机的算力提升了约一百万倍,第二个则是存储容量的飞跃,增加了约一百万倍,第三个则是通信速度的惊人增长,也提升了约一百万倍。这三个一百万倍的变化,让社会、工作、生活和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展望下一个影响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我们预测其将在未来的十年至二十年间,也就是大约从2030年到2040年之间到来。这场革命的核心将会是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一个世纪的核心技术,其影响力和潜力不言而喻。为了驾驭这一浪潮,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做好规划和布局。
国家战略不可或缺。国家应把人工智能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应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健全的人工智能国家研发体系也是关键一环。加快人才培养,打造人工智能的国家人才高地也是重中之重。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据的开放共享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同时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有几个关键的抓手需要我们牢牢把握。首先是数据处理。没有数据,即使是弱人工智能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我们需要组织、清洗并利用数据,并加强安全防护。创建与人工智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开源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应用场景的培育和赋能也是关键所在。需要明确哪些领域是优先发展的,并在需要的时候果断干预和培育。
在自我壮大和提升的我们也要与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步推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迎接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用机器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
- 二次电池制造工序YASKAWA整体解决方案(上)
-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关注中国医疗机器人 TA与国际
- 云迹发力接连拿下酒店集团大单,行业领先地位
- 疫情防控下半场,亚略特数字哨兵为各大场景防
- 浙江大学教授熊蓉: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进展与
- 2017回顾与2018前瞻: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基于自研Pliabot技术,Wisson万勋推出独创柔韧机械
- 推动机器人发展 需市场研发“双管齐下”
- 必胜客开了家“智慧餐厅”,配备两个机器人,
- 自动驾驶、医疗、能源……一季度融资最多的人
- 分析称99%的公司在接触AI 谁能跑赢谷歌、微软们
- 在机器人和自动化世界里,增强流程和体验才能
- 站上新风口,江苏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未来主攻方
- 成都市成华区:聚焦产业提质,全方位服务企业
- 争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