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变“残疾人”?服务型机器人的困局与转机

服务机器人 2024-12-23 11:52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舞台上,新松机器人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以坚定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前市场上真正发挥作用的仍然是工业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距离真正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服务机器人已经走进了广大消费者的视野,但在曲道奎的眼中,其技术发展和产业路径的拓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服务机器人除了基本的“看”和“说”功能外,很多动作都无法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和实用性。曲道奎形象地比喻,这就像“脑力超出了躯体,相当于‘残疾人’”。

这一观点并非首次被业内人士提出。此前,猎豹公司发布了一系列产品,包括接待机器人等,但前荣耀总裁、优点科技CEO刘江峰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这类产品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用户粘性,商业模式也尚未完善。刘江峰的担忧并非个案,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一些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现状。

最近,关于服务机器人企业上海棠宝机器人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倒闭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公司创始人王明高回应称已经引入了投资人并进行了重组,但他也承认,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王明高的表态并非个例,很多服务型机器人在过去几年中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这些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发现,行业市场的容量与企业的增长速度并不匹配,这导致了行业泡沫的产生。一些本身发展存在问题的企业自然成为了被淘汰的对象。

过度扩张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机器人行业的黄金时代,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爆发期前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张规模。当行业走向与预期出现偏差时,这种扩张反而成为了企业的累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在公开场合提出警告,指出机器人产业存在投资过剩的隐忧,呼吁企业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棠宝机器人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企业在初期发展顺利,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甚至在十九大中心提供了巡逻安保服务。在机器人行业的整体退烧之后,过度扩张反而成为了企业的负担。与此初创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机器人产业对技术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而人才相对短缺,这对初创企业的人手调配和业务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初创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谨慎行事,避免盲目跟风。在追求市场份额的也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谈及公司业务的拓展与转型,宋云飞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如若一家公司未能妥善把握不同业务间的投入力度,让不合适的人员负责相关业务,极易导致公司偏离稳定发展的轨道。”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

小兵,一个曾经专注于面向一般商家销售的员工,突然被要求负责向高端金融机构推销产品。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面对高端金融机构的复杂投标流程和要求,他感到无所适从。公司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不得不扩充销售团队,但产品的不足导致销量不佳,额外成本并未转化为实际效益。小兵对于棠宝机器人近期的困境深有体会,认为其可能是由于发展过快导致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金立手机身上上演。

服务型机器人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市场需求的爆发与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大量企业涌入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寥寥无几。小兵曾就职的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的产品与其他市面上的服务型机器人无异,技术含量并不高,售价也不便宜,但在推广时仍有许多客户购买。然而到了2017年下半年,他们发现产品销量急剧下滑,用户的反馈是产品实际用处不大。小兵认为公司过于追求市场热点,而忽视了真正用户的需求。

深圳锐曼机器人CEO高子庆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在于主动阅读环境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然而很多服务机器人产品无法超越传统的自助服务设备如电脑和数据库等,无法真正体现其价值。行业的需求是存在的,《2018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测了行业的增长趋势。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机器人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深圳一家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都是生产力工具,只有产品和价格满足市场需求时才有价值。现阶段,一些企业推出的服务机器人只能唱歌跳舞,无法满足餐厅等场所的实际需求,这导致投资者对市场持谨慎态度。但他也提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转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企业开始找到稳定的市场切入点,如优地科技从无人驾驶转向服务机器人行业。这些企业在努力研发能够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的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以期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中立足。优地科技的背景源自UT斯达康,这使得其创始团队更专注于行业级市场,而非简单的面向消费者的方向。这种背景为其机器人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整体发展方向。

在与界面新闻记者的交流中,优地科技副总裁兼COO刘大志分享了他们的一些实践经历。起初,他们选择了医院、餐厅、宾馆和KTV等多个场景进行尝试,特别是在医院,机器人被用于门诊和住院部的药品配送,实际运行效果令人鼓舞。

团队很快发现了这个市场方向的一些挑战。在医院等事业单位,决策机制的响应相对较慢,流程繁琐,对产品的定制化要求也非常高。刘大志表示,这种情况使得企业难以专注于自身技术的研发,他们更倾向于打造通用的平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随后,优地科技开始将产品大力推广至商业服务场所。他们的主打产品“优小妹”已经在一些商业场所承担起了楼内运输任务,如菜品、零食、物品的运输,以及为顾客引路等。

接下来,优地科技的目光转向了室外。刘大志透露,他们计划推出更像无人遥控汽车的产品,提供室外的短距离配送服务。

在7月25日,美团发布了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外卖等配送场景。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美团已经开始测试类似服务,使用包括送递机器人、无人配送车在内的服务型机器人进行配送。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美团搭建了一个平台,吸引、高校、企业三方参与,共同解决技术研发、生产、落地以及行业标准和法规制定等问题。优地科技作为首批加入的企业之一,其未来的无人遥控汽车产品将扮演短途外卖配送的角色。

与美团这样的企业合作,为之前落地缓慢的机器人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使用场景和渠道。这种合作稍微平息了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坎坷。

在经历早期的野蛮生长后,服务型机器人企业需要重新找到发展方向。尽管目前行业发展仍处于动荡阶段,但业内人士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宋云飞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关注机器人行业的复苏,并投入大量资源。他相信这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宋云飞坚定地认为,“智能机器人的冬天已经过去,现在正是春天的开始。”这一观点充分展示了业内人士对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