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预计全球的增速为6%,服务型的增速将高达17%。潜在市场巨大,即将迎来爆发期。能否取得未来服务机器人主动权,取决于原创技术和友好交互,特别是机器人的智商和情商。”日本工程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任福继近日在2018国际智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峰会上说。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
在日本,服务机器人正发展迅速。任福继预计,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服务机器人将与工业机器人拥有同等市场规模。2035年,预计日本机器人产业整体将达到9.7兆日元,其中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将是工业机器人的两倍。
任福继表示,人类社会经历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目前正处于智业社会,将来要过渡到无业社会。智业社会的特征是人工智能高度发达,人类的许多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服务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让机器人感知情感并与人类进行情感交互。
目前,全球服务机器人发展较好的领域相对集中,服务机器人场景的开拓还远远不足。市面上真正流通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不多,并且市场整体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局面,产品严重同质化、低端化,个性化服务的产品稀缺。真正有智能的服务机器人几乎为零。
任福继表示,现在的服务机器人还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服务机器人未来是朝智能化、情感化发展,达到人机共存,需要重点关注多元情感感知以及如何让机器人认知人类情感并创生机器人自身情感。
中国创新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郝玉成介绍,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预计2020年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截至2016年6月,我国服务机器人相关企业达到3000多家,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特点是产品和技术交叉缠绕。服务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走入人们的生活领域,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服务机器人正朝着家庭化、模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服务的功能也越来越强。
尽管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相比之下,中国服务机器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部分产品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而投入使用并且实现产业化的服务机器人还很少。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长率高达19%,2015年销量达到545万台,市场规模达82亿美元,预计2020年服务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巨大,尤其是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方面,技术创新的速度满足不了市场增长的需求。我国服务机器人产品中大部分缺乏相应的检测规范和技术标准,尤其是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加快制定标准。”郝玉成说。
郝玉成认为,一些大企业进入服务机器人市场,以清晰的战略、规范的管理,提升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水平。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从战略、理念、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快创新,加快提高我国服务机器人的系统智能化的水平,突破核心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挑战。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技术将在2020年到2025年出现拐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雅瑞资本与真格基金首席科技顾问王田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