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明显,效率太低
据报道,这个京东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一次可以放置5件快递,一天可以配送10-20单快递。如果充满电,一口气可以跑20公里左右。而且,这个配送机器人还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根据实际环境、路面、行人以及交通环境进行调整。
这场测试一出来,又有很多人开始担心快递小哥们快要失业了。看了这个配送机器人的送货过程,你们确定是这么想的,而不是因为它太好玩了?
说实话,我看到的更多是bug。
就京东这个配送机器人来说,就是速度真不快。据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的最快速度可以和电动车的速度差不多。但可以肯定,它基本上不可能比电动车快,因为即使是在校园这样封闭的环境内,也会有很多障碍。
报道称,在行驶过程中,无人车顶部的激光感应系统会自主检测前方行为车辆,在靠近三米左右时会自动停车,或是自动避开障碍物,可攀爬25度的上坡。现场测试的情况就是,一旦跟拍的记者走到它前面,它立刻就停下来。
行人、车辆以及路口、路障等,都足以让它停下来。而停下来,几乎就是它应对各种障碍的方法。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放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它的效率能多高?
除了速度问题、应对环境上的笨拙外,取货环节上的问题也有改进空间。
从目前国内外的报道来看,送货机器人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机器人与车辆、行人更和谐地相处,还需要更多测试与训练。
正如美国旧金山,送货机器人在人行道上为了速度而不断催促行人,可能将被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
,现在很多配送机器人,还需要人工进行监控、干预,以防出现问题。单就机器人的研发成本、造价,与配送替代人工产生的价值、效率之间还不成正比。
目前是营销,未来是大势
,刘强东们也不指望这些机器人立刻能到实际物流当中去。现在更多地是放到诸如校园这样的封闭环境下进行训练、测试,在未来5-8年内才真正实现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解决从采购到配送问题。
,这场机器人配送测试,目前来看,更多的是噱头和营销,与去年的“双十一”无人机配送没什么区别。
但从长远来看,用机器人加人工智能解决物流运输,的确是大势所趋。目前,包括智能驾驶和机器人技术正在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未来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多。
而物流配送是电商业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非常复杂的一环。
不久的将来,通过智能化机器代替人工,既有利于电商降低运营成本,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不过,无论是配送货车、无人机或是机器,都只是物流体系智能化的一小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京东这种自建物流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物流整体的智能化。这才是诸如京东、亚马逊等电商零售企业积极投入人工智能与无人运输的真正动力。
以京东为例,通过无人配送车、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和无人仓库等相互配合,将构成一个强大的智能物流网络,可以覆盖无论是农村或是城市的物流需要。
如果进一步延伸,从产品的采购到库存的配给、到库网的调拨,到整个生产、到配送站,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流体系的智能化,那样将构建成一个无人的商业体、智能的商业体。
这相对于机器人送货的精彩表演而言,对于电商企业才更为重要,价值也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