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维运、机器人“代工”……18项高校科技成果将在汉转化

服务机器人 2021-09-27 10:26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香樟树为什么存活不久?大数据告诉你!历史建筑的廊柱是不是该维修了?智慧平台提醒你!疏捞工人水下作业太辛苦怎么办?机器人来帮忙!9月24日,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专场上,包括历史建筑智能更新运维平台、城市管道水下作业机器人开发应用、石化智能工地、下一代智能盾构成套关键技术等在内的18个聚焦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领域的科技成果现场举行签约仪式。
当前,武汉正在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此次集中签约的18个项目将为武汉乃至全国智能建造作出新一轮贡献。记者了解到,当天现场签约的科技成果普遍运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和BIM等先进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建造、市政道路桥隧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维护、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
9月24日,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高端论坛暨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双智”专场现场项目签约。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及湖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率队,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建筑智能更新运维平台、城市管道水下作业机器人、国博智慧展馆内部管理系统、石化智能工地、下一代智能盾构成套关键技术将分别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武昌区、江岸区、汉阳区和青山区落地转化应用,具有区域跨度大、应用领域新等特点。当天的专场对接活动中,共建城市地下空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博智慧展馆内部管理系统等11项科技成果有意落地汉阳区。
中建三局展示的造楼机模型。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活动现场,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完全自主研发的城市管道水下作业机器人开发应用项目签约。据介绍,该项目以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清淤机器人为载体,这款名为“SMART-P1”的管道智能维护移动机器人是一个能专业从事检测及清淤作业的水下履带式机器人,可用于深隧、污水厂、箱涵等场景的检测、清淤工作,具有行走稳定、探测精准、清淤高效等特点。目前已完成了机械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软件平台开发,预计年内测试,届时将有望成为全球首台深邃管道检测清淤一体化作业机器人。
“SMART-P1”的管道智能维护移动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我们将充分利用双方在水务环保领域和相关技术研发领域优势,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面向实际应用不断迭代研发一系列不同功能、尺寸及用途的城市水务系统管理智能终端机器人。”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产品量产并推向市场,最终代替人工清淤,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并降低运维成本。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丁烈云院士团队“下一代智能盾构成套关键技术”项目签约。“我们将运用数字化设计及快速接头技术等建立下一代新型盾构管片结构体系,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建造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周诚教授介绍道,该项目从2015年开始研发,由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上海隧道股份、武汉市政集团等优势单位,目前正在集中攻克新型管片结构体系设计、快速接头制造、自动拼装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该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研发落地并建立示范工程,运用到更多城市地铁、市政管廊等多场景的地下工程作业中。
中国铁建重工研发的盾构机。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高校能够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军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之间的校企合作由来已久,他们在建造国际博览中心和武汉国际会议中心时就运用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多项工程技术,周迎教授团队与新城国博公司正在合作开发的智慧展馆内部管理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的能源供应、资产管理、场馆排期等内部问题,并且进一步优化智能交通导航等观众服务,让办展更专业、服务更人性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