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开始建房!建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提速!

服务机器人 2021-06-29 16:03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我是小筑!
 
你是否想过用机器人来盖房子?
 
这件事放在前几年肯定被人说成不靠谱,但随着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机器人建房已经成为了现实。
 
那么目前机器人建房都有哪些案例?对建筑从业者又有哪些影响?工程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机器人开始盖房子了?
 
图片来源碧桂园
 
机器人建房听起来虽然蛮科幻的,却也不是没人尝试过。
 
在国外,像日本、美国等智能制造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建筑类机器人就已经小范围的试用于建筑业。
 
国内的话,由于建筑业还在转型升级中,在现场施工、构配件生产等方面,建筑机器人的出场率不高,价值还没有得到验证。
 
但就在2月份,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确定在上海市、重庆市和广东省三地的7个项目中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
 
广东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作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建筑类机器人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图片来源碧桂园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项目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整体应用了包括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内的智能建造体系。
 
结构类机器人、装修类机器人、辅助类机器人等都闪亮登场,在建筑工地上忙碌。
 
从相关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机器人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比如效率,人工在某些建筑工作中由于安全、施工难度等因素限制,效率并不高,但建筑机器人并没有这些困扰,比如外墙喷涂机器人,通过自动喷涂作业,最大喷涂效率可达300㎡每小时,这是人力所很难达到的。
 
 
图片来源碧桂园
 
最重要的还有施工安全性,做工程的都清楚,建筑施工过程中处处都隐藏着安全隐患,每年安全事故成千上万,导致的损失极大,但建筑机器人由于是项目智慧指挥中心数字化的管理监控,远程遥控指挥工作,施工更安全,事故也会减少。
 
可以感受到,随着试点的成功,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机器人被运用在建筑工程中,那么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不妨来简单聊聊。
 
来自建筑业新时代的挑战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说,这肯定是件好事。
 
毕竟无论从效率,还是安全性,建筑机器人都具有极大优势,很多高难度、危险大、需要多人力的工作都能合格完成,对未来追求安全、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业来说,必定可以提供极大的助力。
 
但对于建筑从业者,这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毕竟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904亿元,2020年建筑业签订合同额就高达595577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养活了非常多的从业者,以农民工为例,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077万人,很多人都靠着干工程赚钱养家糊口的。
 
而随着建筑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必定会替代掉一部分岗位,节省很多人工,也会有很多从业者失去工作,很现实很残酷。
 
 
图片来源碧桂园
 
工程企业也同样迎来挑战,这份挑战更多的来自于同行的竞争。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作为甲方,会选择使用传统施工方式的工程公司,还是采用高效率安全的建筑机器人的公司?
 
未来建筑业必定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的工程企业也将是数字化的,那些还没有跟上转型升级步伐的,必将随着建筑业新时代的到来,逐渐被市场所抛弃。
 
建筑企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一直在提倡工程公司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最现实的原因如果工程企业还未数字化转型, 即便送几台建筑机器人,都无法使用得当。
 
从大环境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将成为这个时代建筑企业提升发展最佳的的解决方案之一。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好处很多,排除使用建筑机器人这种未来式的用途,对现阶段大部分工程公司的帮助都是极大的。
 
例如施工管理问题,面对安全教育不好监督、考勤难管理、或者说施工进度无法把控等问题,放在过往企业只能通过招管理来解决,但随着数字化转型,使用施工队管理类SaaS,则能在线上对施工团队进行管理,极大的减少施工安全风险,也能确保施工按照进度计划进行。
 
企业遇到发展瓶颈,经营管理受困问题,也能使用工程经营类SaaS,作为工程公司的在线“管家”,通过标准化经营链管理体系、大数据风控体系和智能可调控看板,全面实现管理在线化。
 
工程公司数字化转型是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如果你也面临发展瓶颈或想更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关注领筑云,获取更多工程解决方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主动权,接更多工程,让工程更简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